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铁笔镌忠魂 翰墨铭初心

——河南省灵宝市实验小学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书法展书写新时代爱国教育答卷

墨香凝壮志,丹青映初心。9月2日,“铁笔镌忠魂 翰墨铭抗战”书法名家杨靖国先生携手灵宝书法名家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书法专题展在河南省灵宝市实验小学启幕。80余幅饱含家国情怀的书法作品,以笔墨为媒串联起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为全市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这次书法展在灵宝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由市教育体育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灵宝市实验小学和灵宝市书法家协会承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江峰,教育体育局局长吴鹏钰及市文广旅局、市文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季平、中国洛阳收藏家协会秘书长、郑州大学书法院党政办主任张玉成、洛阳洛龙区书法家协会顾问郭瑞贤、三门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宋高峰、三门峡市书协副主席任奎杰以及栾川县、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市书协、美协专家给予活动大力支持。

这次活动是落实全省“弘扬红色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教育部署的具体行动,彰显了豫西大地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坚定担当。

微信图片_2025-09-04_172526_351

步入展厅,杨靖国创作的 48 幅主题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还我河山” 笔力千钧,“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墨色沉凝,隶书的庄重、行书的洒脱、楷书的端正,将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与当代人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杨靖国耗时半年走访豫西抗战旧址,从灵宝函谷关抗战遗址到栾川抱犊寨红色印记,每一幅作品都凝结着对英雄的崇敬、对和平的珍视。“用书法讲好抗战故事,让青少年在笔墨间触摸历史温度,是我创作的初心。”杨靖国在发言中提到,此次他将全部作品无偿捐赠给实验小学,正是希望以艺术之力搭建起红色教育的桥梁,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校园落地生根。

微信图片_2025-09-04_172530_118

活动现场,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的融合处处可见。教师朗诵《英雄》,字字铿锵间重现抗日英雄的壮烈事迹;情景剧《这盛世如您所愿》,以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今日中国与先辈期许的呼应;学生代表马卓琳分享书法学习心得时坦言:“临摹‘抗战’主题作品时,仿佛能听到先辈们的呐喊,这让我更加明白‘少年强则国强’的意义。”洛阳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王平特意捐赠汉画石像拓片,以文物见证历史脉络,为展览增添了考古与文化交融的独特维度。

“将书法艺术与红色教育结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深化。” 灵宝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吴鹏钰表示,近年来灵宝市持续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通过“抗战故事讲堂”“红色研学实践”等活动,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长。此次书法展创新设立“杨靖国书法工作室”,邀请任奎杰、陈子路等 11 位省市级书法名家担学校书法工作室任指导专家,未来将通过书法教学、红色主题创作等形式,打造集“文化传承、红色教育、艺术培养”于一体的特色教育平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灵宝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江峰强调,这次书法展不仅是一次文化活动,更是灵宝市落实省委“加快建设文化强省”部署的具体举措。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 9 月 7日,同时通过“灵宝市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云展厅,在更广范围内传递豫西儿女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

以艺载史,镌刻抗战记忆;以美润心,培育时代担当;以展传情,凝聚和平共识。这场书法展犹如一扇窗口,既展现了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红色基因,更书写了新时代中小学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的生动答卷。(河南省灵宝市实验小学 张肖军 蔡凯红)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