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湖北省大冶市茗山乡发出全省首本由乡镇直接核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九龙村村民陈迪俊成为首位受益人。这一举措标志着大冶市在“放管服”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实现服务向基层延伸。
以往,该项业务由大冶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统一办理,偏远乡镇群众需多次往返市区,费时费力成本高。为彻底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冶市推动事权下放,将发证权限下沉至乡镇一线。
为确保事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茗山乡政府协同发力,共同推动角色转变。中心由“经办”转为“指导与监督”,制定统一规范、严格审核备案、开展业务培训,确保标准不降、监管不松。茗山乡政府则由“协助”转为“主办”,主动对接试点任务,提前组织培训学习,夯实业务能力。在办理首证过程中,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实地勘察,一对一指导材料准备,联动多部门协同审核,大幅提升办理效率。
茗山乡的成功实践已显现多重成效:群众办证效率显著提高,真正实现“家门口领证”;因乡镇熟悉本地情况,外业调查更准确,数据质量源头有保障;事权下放也推动基层服务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实现“基层事基层办、有人办”。
首证颁发不仅是一次业务突破,更是大冶市推动服务下沉、资源下沉的重要探索。茗山乡的经验表明,服务下沉一小步,即可迈出便民惠民一大步。(大冶市茗山自然资源和规划所 谭超宇 肖海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