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车轮上的腐败”,从狠刹“会所中的歪风”到破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越擦越亮,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唯有以“永远吹冲锋号”的清醒坚定,方能不断充盈新风正气,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加强制度刚性,让规矩“长牙发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法和经验。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擦亮新时代作风建设“金名片”,关键在于制度先行。对于“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新表现,既要及时“打补丁”、堵漏洞,还要进一步明确惩戒尺度;针对“隔空送礼”“快递收礼”“电子红包”等新变种,通过细化负面清单,让党员干部明底线、存敬畏。让制度“长牙、带电”,既在于细化执行指引和细则,更在于各级贯通落实、协同发力,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注重监督执纪,让规矩“利剑高悬”。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就要突出问题导向,狠刹常抓、重点整治,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要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特别是用足用好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红脸出汗”、抓早抓小。强化“智慧监督”赋能,整合公务消费、公车使用、行政审批等大数据资源,通过交叉比对、智能预警,精准发现“四风”蛛丝马迹。作风建设是具体的,从开始的吃点、喝点、捎点,到专属套间、高档烟酒、名贵特产,“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提醒我们要从小事小节抓起。只有时刻绷紧思想弦,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才不会让纪律失守、自身失节。
锚定实干航标,让规矩“化风成俗”。推动学思想强作风与重实践立新功融会贯通,需要深化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深入一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服务群众中砥砺务实清廉本色。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选树宣传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用身边榜样激励人、感染人。持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用好红色资源和警示教育基地,推动廉洁理念融入家风家教、浸润社会肌理。当崇廉尚实、担当作为蔚然成风,“金色名片”才能真正内化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深刻认识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马不离鞍、缰不松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在作风建设领域的深化实践,持续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堤坝。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街道党建办 何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