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武鸣人大:深入一线调研 精准施策推动文旅发展

作为壮乡文化发祥地与骆越文明的核心承载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的文旅发展备受关注。如何让深厚的文化资源“活”起来?武鸣区人大常委会聚焦旅游“六要素”,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调研,为文旅发展精准“把脉”,寻求破解之道。

深入一线调研,掌握发展现状

游客如何抵达、体验什么项目、购买哪些产品……围绕这些问题,武鸣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深入伊岭岩、碧水源度假山庄、大明山等重点景区,与景区经营者、农家乐业主、游客代表及镇村干部广泛座谈交流。 

12025年7月8日,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树宝带队到城厢镇明秀园调研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在伊岭岩竹杠舞体验区,调研组遇到正兴致勃勃参与跳竹杠的游客。游客表示:“这里的体验项目丰富,民族风情浓郁。如果景区与城区之间有更便捷的直达公交,我会更常带家人朋友来。”调研组认真记录了游客的意见。

武鸣区人大代表覃志恒在走访多个景点后指出:“目前城区在吃、住、游方面基本满足游客需求,但在行、购、娱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制约了旅游消费潜力释放。例如旅游公交线路仅有大学城(康和城)至花花大世界一条,景区与城区及各景点间公共交通衔接不畅,直达性和便利性不足,影响无车游客出行选择,间接抑制消费意愿。”

座谈聚焦难点,共商发展对策

在充分收集一线情况的基础上,武鸣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文旅发展瓶颈。

22025年7月9日,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座谈会。

在交通方面,指出旅游公交覆盖不足、班次不够,景区与城区及各景点之间的公共交通衔接不畅,缺乏直达便利的出行方式。

在购物方面,认为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及农副产品开发深度不足,未形成系列化、高品质产品体系,缺乏集中统一的特产购物场所。

在娱乐方面,指出部分景区仍以观赏性项目为主,体验类项目占比低,现有娱乐项目同质化严重,对游客吸引力不足,难以延长停留时间与消费链。

精准提出建议,推动文旅提质增效

通过深入调研和专题座谈,武鸣区第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文旅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针对“行、购、娱”三大短板,提出审议意见:

一是完善交通体系,打通出行瓶颈。通过优化公交网络、在景区周边投放共享电车、鼓励景区联合开设旅游专线、与旅游平台合作推出武鸣接送服务“一日游”“多日游”等方式,提升游客出行灵活性。

二是规划建设旅游商品集散中心,拓展特产线上销售渠道,提升购物便利性。挖掘本地特色美食,打造美食街区,推出“武鸣特色美食地图”,方便游客体验地道风味。

三是推动景区增加差异化、体验型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刺激二次消费。

下一步,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跟踪监督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将建议转化为具体措施和实际成效,助力补齐文旅产业短板、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形象,真正激活壮乡文化资源,为武鸣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武鸣区人大办公室 曾建澎)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