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红色文化赋能国企改革 谱写能源保供新篇章

——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红色文化育人实践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用好红色文化对助推精神文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公司”)立足湖湘红色沃土,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改革,创新构建“红色文化+能源保供”模式,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政策引领明方向 改革攻坚启新程

国家管网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市场化、专业化、区域化、共享化”为核心,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湖南公司应运而生,于2024年3月9日组建成立,同年8月15日,全面推行“两级管理”改革。三湘四水,奔涌着红色的血脉;伟人故里,积淀着深厚的精神沃土。湖南公司抓住改革窗口期,依托湖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化在基层党建、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融合机制,走出一条“红色文化+能源保供”新路。

文化铸魂强根基创新驱动显担当发挥红色文化引领作用,锚定改革方向。公司党委成立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目标,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红色管网筑梦潇湘”党建品牌。“红色管网”体现政治决心,赓续红色文化与传统;“筑梦潇湘”彰显发展担当,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划分党员责任区,设置示范岗,攻克急难险重任务,守护湖南能源动脉。

1湖南公司长沙作业区关键设备大修与调试。

发挥红色文化传承作用,彰显独特价值。一是深植文化根基,凝聚高质量发展精神动力。湖南红色资源丰富,公司立足优势,以红色文化赋能管理,组织员工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研学,举办专题活动。各作业区提炼特色文化理念,如岳阳作业区形成“忧乐精神”,维抢修中心打造“湘火淬甲,抢修铁军”特色文化,激发员工内生动力,推动与企业共成长。二是弘扬创新求变精神,锻造科技攻关尖兵。湖南公司对标湖南“三高四新”战略,聚焦能源管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智慧管网建设、数字化赋能等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难题。组织制程梳理,开展数据治理与应用,提升业务效率,以创新工作室等载体完成多项科技攻关,如《油气管道智能预警及光缆维护管理研究项目》获全国二等奖。三是以红色精神锤炼队伍,打造潇湘管网铁军。在应急抢险、民生保供等任务中发挥模范作用,为湖南能源安全保驾护航,高效率完成千余项高风险作业,打赢储罐安全性改造等硬仗,彰显了红色精神淬炼下的铁军担当。

2准军事化管理。

发挥红色文化激励作用,凝聚强大力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组织青年演讲比赛,开展先进典型宣讲,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热情。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宣讲,与媒体联动宣传,推动安全生产、能源保供等多项业务的外宣工作,累计阅读量超过50万人次,提升公司影响力和美誉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将红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开展党组织书记培训,建立“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坚持将红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计划,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挖掘和培养一批契合公司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改革整合显成效 品牌建设树形象

改革整合取得新突破,湖南公司以对管网事业高度负责的政治站位全面落实“四化”改革举措,整合管理机构和人员,构建扁平化组织架构。改革期间制定专项方案,建立沟通机制,实现筹备期间安全生产稳定、冬季保供开门红。中心工作落地见成效,加大“全国一张网”推进力度,省网融入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抓好市场开拓生命线,“一张网”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引入川气资源入湘,办理托运商资质,实现管输增量。品牌影响实现新跃升,打造“潇湘动脉”市场服务品牌和“行走的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冬季保供期间向湖南省输送天然气和成品油,实现“零安全事故、零民生断供、零重大舆情”目标,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提供了坚实能源保障。“行走的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已成长为国家管网在湘彰显担当的亮丽名片,这支由42名青年骨干组成的志愿团队,以“雷锋家乡学雷锋”为精神内核,足迹已遍布管道沿线的每个乡镇、行政村和小学。

3湖南省天然气市场发展推介交流会。

凝练经验激活力 红色赋能展宏图

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湖南公司将继续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围绕形成品牌目标,让红色基因深度融入企业发展脉络,激发全新活力。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点,聚焦各业务域典型场景,全力构建“党建+”应用场景工具库,将红色文化中攻坚克难、协同奋进的精神转化为推动业务发展的实际方法。后续还将组织总结提炼,并开展内外部交流,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以红色文化引领业务创新发展方向,打造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公司 杨艳)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