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今年以来,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以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组地”联动监督作用,主动出击、靠前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各镇(街)深入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等专项整治,用心用情用力将“食”事办实,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
新会区纪委监委不断强化“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综合采用现场监督、走访群众、查阅资料等监督方式,发现问题立即督办,推动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责任,紧盯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犯罪行为。比如,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相关领域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累计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95宗、开展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37213批次;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督促公安机关聚焦食品“两超一非”、肉制品犯罪等问题,通过夜巡、联合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夜市大排档、烧烤店、火锅店等重点单位的抽查检查力度,近期成功在某镇侦破一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农村地区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新会区纪委监委还积极指导各镇(街)纪(工)委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对农村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销售过期食品、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9个。比如,三江镇纪委督促镇市场监管部门成立检查组,对辖区内食品经营者开展全覆盖检查,发现并督促立行立改问题2个,制发整改通知书1份;大泽镇纪委坚持“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模式,针对12315、12345平台以及信访举报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督促镇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10次,并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线索,确保群众关切得到回应。
“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不容忽视。”新会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零容忍”态度强化监督执纪,推动建立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长效机制,切实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纪委监委 阮淑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