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用“简单”之道破除形式主义顽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其核心正是要用简单之道破除繁冗枷锁,让为民服务回归本真,使实干担当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最鲜明的精神底色。

思想返璞归真,用“民心标尺”校正“痕迹崇拜”。形式主义之弊首在思想根源偏离,将“留痕多少”等同于“实干几何”,使“台账厚度”凌驾于“群众口碑”之上。《若干规定》的出台指引基层工作重新回归一个“简”字,考核不看材料厚度、笔记字数,而看群众信访解决度;评价不重打卡频次、积分排名,而重民生堵点疏通度。就是要让党员干部秉持纯粹的为民初心,在思想上做“减法”,剥离“盆景式调研”的表演心态,剔除“材料政绩”的虚假光环,让工作回归“群众是否满意、问题是否解决”的简单标准,让为民初心在“去伪存真”中显露本色。

执行简驭繁,“实干利刃”斩断“流程枷锁”形式主义常披着“精细管理”外衣,实则是懒政怠政的遮羞布,徒有表面的华丽,却未结出惠民的实果。《若干规定》执“简”为刃,直劈形式主义的枷锁。文件限字控量,剥除空话套话的冗余外壳,让政策回归“解决问题”的简明内核;会议控时压量合并议题,破除“陪会陪坐”的繁文缛节,使干部挣脱会海回归基层;严控督查频次和繁琐指标,以群众笑脸的简单反馈替代材料堆砌。当繁复程序的枷锁被斩断,党员干部方可轻装上阵,用双脚在田间地头丈量民情,倾听“急难愁盼”,用双手在街头巷尾采撷民智,汇聚“解题星火”。

制度立梁架柱“刚性规则”筑牢“长效堤坝”。形式主义反复滋生的深层症结,在于权责模糊导致的“甩锅”乱象。制度建构的深层价值,在于以规则之力终结责任转嫁,推行权责清单化,由上级统一划定基层职责边界,严禁擅自下放行政执法、招商引资等事务,终结村级组织“万能背锅”困境;打造流程标准化,建立数据共享平台打通壁垒,推动同类材料填表报数“最多报一次”,从源头斩断重复报送链条;强化监督刚性,将减负实效纳入巡视巡察重点,对“红头”变“白头”、正式文件改便签等规避方式严肃追责。唯有如此,方能以刚性制度之力,筑就长效堤坝之坚,使减负成果落地生根,使实干之风在基层劲吹不息。

当考核标尺从“留痕厚度”转向“民生温度”,当干部身影从“文山会海”移向“屋场院落”,当政策甘霖从“云端指令”化为“田间清泉”,基层的沃土之上必会结出人民幸福的饱满果实。这是对“大道至简”的生动诠释,更是共产党人“执简驭繁”的智慧答卷。(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干部 应鑫磊)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