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鲁东大学“广秀”志愿服务队在井冈山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活动

为深入推动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7月26日至8月2日,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秀”志愿服务队的三支分队——“鲁利童辛”、“青衿薪传”、“语路同行”,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创新采用“场馆沉浸—田野行走—实践体验”三维联动模式。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队员们近距离观瞻《土地法大纲》手稿、红军军号等珍贵文物,聆听“朱德的扁担”等感人故事,感悟革命初心。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队员们踏上109级台阶,瞻仰无名烈士名录,肃立默哀并举行入团宣誓,誓言在山谷中回荡,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红色基因传承。

队员们踏上崎岖的“挑粮小道”,背负红军包重走3.2公里山路,亲身体验革命先辈“肩挑背扛”的艰辛,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具身体验。团队还联合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师生深入神山村、柏露村调研。神山村村支书介绍,该村如今已是“土坯房变楼房,黄桃茶叶成‘金饭碗’”;走访村民时,“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的朴实话语,生动诠释了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柏露会议旧址,村支书江传亮讲述了红军保卫根据地的烽火岁月,唤醒红色记忆。

实践教学还安排了编草鞋、制红军饭、音乐党课等沉浸式体验课程。队员们动手编织草鞋,体悟“红军穿草鞋走天下”的精神;分工协作制作“红米饭、南瓜汤”,感受革命年代的朴素作风;通过集体传唱经典红歌,让革命旋律焕发时代感染力。这些体验式教学有效促进了“知、情、意、行”的育人目标融合。

此次井冈山之行,鲁东大学“广秀”志愿服务队通过“行走的思政课”,使队员们在革命文物中感悟精神伟力,在挑粮小道上体悟奋斗初心,在乡村发展中见证时代发展,实现了红色基因的深度内化。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实践成果,将井冈山精神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在知行合一中筑牢信仰根基,让红色火种在校园和家乡广泛传播。(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虹钰 程宗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