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在这场与洪水赛跑、与灾害较量的硬仗中,越能彰显党员的先锋本色,越要凸显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防汛抢险救灾的关键阶段,每一名党员都应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为人民群众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
勇字当头。“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防汛抢险救灾,考验的是党员的责任担当。在新中国抗洪的壮丽史诗中,有着太多令人动容的身影:有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双眼布满血丝却依然坚守,最终累倒在堤坝上的村支书;有主动请缨奔赴灾区的机关干部,他们收拾行囊时的坚定眼神,是对责任最生动的诠释;有冒着生命危险、驾驶冲锋舟在湍急洪水中穿梭的武警战士,一次次用着被洪水浸泡得发白起皱的双手,托举起生命的希望。党员干部必须发扬老一辈“舍我其谁”的优良传统,在汛情面前不退缩,在危险面前不畏惧,以“向我看齐”的姿态带领群众战洪魔、护家园,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堤坝。
以智谋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体现在“敢冲锋”的勇气上,更体现在“善作为”的智慧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汛情,党员干部既要当好“宣传员”,带头深入学习防汛知识、熟练掌握抢险技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防汛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增强防汛意识,普及避险自救知识,让每一位群众都能掌握基本的逃生技能。及时通过各个渠道发布权威汛情信息,第一时间澄清网络上的不实谣言,避免引发群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也要当好 “组织者”,密切关注气象数据和水文变化,科学研判险情发展趋势,精准制定应对方案,主动对接消防、交通、医疗等各方力量,统筹协调物资调配、人员安置等工作,把各方力量凝聚起来,形成“上下同心、左右协同、全民参与”的防汛救灾格局。
以民为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防汛抢险救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群众在灾害面前有依靠、有温暖。北京密云区石城镇,有着20余年党龄的陈东生与同事在泥泞的山路上跋涉十余里,脚下的泥土深一脚浅一脚,裤腿早已被泥水浸透,历经两个小时走到村里,将村民的需求一一记下并传递出去。“路那头,乡亲们都在盼着我们”,这句看似云淡风轻的话语,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于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群众,要落实好帮扶政策,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方案,确保不让一户群众在灾后重建中掉队。
当前,部分地区汛情仍在持续,新的险情随时可能发生,防汛工作丝毫不能松懈。广大党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到“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以实际行动团结带领群众,汇聚起防汛抢险救灾的磅礴力量,用红色担当擎起防汛“安全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