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考”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成为公务员队伍的一员。组织部门作为公务员的管理部门,要持续在“选、育、管、用”四个环节下功夫,构建年轻公务员“成长链条”,助力年轻公务员成长成才。
拓宽视野“选好苗”,构建年轻公务员“储备链”。要定期分析公务员队伍的动态,统筹谋划,不断调整完善相应的招录规划措施,提高录用计划的科学性。既与时俱进又未雨绸缪,根据发展的需要,统筹公务员的选拔、使用和交流,注重通过调任、聘任、选任等方式补充机关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公务员队伍形成合理梯次。在调动现有资源活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高校应届毕业生群体这个“人才库”,同时加大招录选调生的工作力度,吸引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保证基层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精心培训“育好苗”,构建年轻公务员“专业链”。群众工作千头万绪,会遇到各种各样新问题,这就要求年轻公务员必须练就过硬自身本领。要抓好公务员初任培训,采取课堂集中学、课余选读学、走出教室实践学的方式,学习政治理论、公务员基本素养等内容,为年轻公务员扣好第一粒“扣子”。定期开展课程内容征集,紧跟时代发展,举办“精品小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推行新录用公务员“导师制”,灵活选派所在单位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从思想引导、日常指导、专业传导等方面开展经常性“传帮带”,帮助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加强监督“管好苗”,构建年轻公务员“责任链”。为避免年轻公务员因拒腐防变的能力较弱、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误入歧途,要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规范公务员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年轻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通过讲授廉政党课、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和内容,增强年轻公务员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其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把握年轻公务员思想动态,对可能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监督管理,防止“黄金期”变成“危险期”。
树牢导向“用好苗”,构建年轻公务员“成长链”。世不患无才,患无用之道。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是最好的激励。要坚持把工作一线作为年轻公务员实践的主战场,选派优秀年轻公务员到乡村全面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一线急难险重岗位历练,在处理复杂矛盾中练就真本领、增长新才干。及时“搭台子”“给位子”,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经过扎实历练的年轻公务员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助其进入成长进步的“快车道”。坚持一线考察与精准识别相结合,定期采集平时考核、奖惩情况、教育培训等信息,建立成长档案,动态掌握年轻公务员的思想表现和工作情况,把培养成熟的及时放到合适岗位。(中共本溪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樊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