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调查研究 > 专题调研 > 正文

类案同判,让公正可感可触(金台锐评)

“知假买假”者提出“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能获支持吗?司法实践中,这个问题曾长期存在争议。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披露,针对审判实践中普遍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人民法院案例库及时收录权威案例,明晰法律适用标准和裁判规则,让“同案同判”的要求得到更好落实,同时借助入库案例规则研究对策,从个案解决向类案治理转变。

46枚咸鸭蛋“退一赔十”案就是其中一例。食品安全法对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确立了“退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规则,同时规定:“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张某购买46枚过期咸鸭蛋坚持要求分46次对每枚咸鸭蛋分别结算,此后诉至法院要求每次结算应获赔1000元。法院审理后明确,购买者故意在单次交易中进行数次小额付款不符合消费习惯,应以总价款为基数进行“退一赔十”。该案被收录在人民法院案例库中,为法官办案提供权威、精准的参考和指引,促进了法律正确统一适用。

类案同判是司法公正的基础。近年来,人民法院推进类案检索平台建设,通过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指导性案例和经最高法审核的具有示范价值的参考案例,为法官办案提供权威参考,也给审判行为提供“一把尺”,确保类案同判做到“一碗水端平”。另一方面,与时俱进深化、优化公开工作,充分满足当事人的参与权、知情权,方便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监督,进而消除群众内心疑虑、清晰感受司法权力运行,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

司法裁判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当下,各地通过检索司法机关发布的权威案例,做好群众的服务引导工作,促进社会治理。例如,黑龙江宁安市人民法院推动人民法院案例库“落户”当地综治中心,为调解员进行调解提供“参考答案”和“实战指南”,批量化解同类型纠纷。湖北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批量审理同类案件后,梳理总结类案多发原因,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引发的误工费赔偿问题,向当地保险公司发送相关裁判规则,从源头减少类似纠纷产生,降低群众的维权成本。

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要求,完善指导性案例制度,高质量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相信随着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人民法院案例库统一法律适用、促进定分止争的效能会日益彰显,让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24日 第 19 版)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