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革命浪潮中,每一条能源通道的打通都意义非凡。2025年6月30日上午,随着陕京二线兴县压气站上载阀门2902缓缓开启,山西兴县所产煤层气成功接入国家主干管网,为山西非常规天然气外输开辟新通道,也让这座承载红色记忆的小城在绿色低碳发展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资源禀赋与战略布局:能源转型的“双轮驱动”
山西是我国非常规天然气核心富集区,已探明资源总量约2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8%。凭借独特地质构造,兴县成为开发重点区域,日产气量逾600万立方米。近年来,山西省政府以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持续推动非常规气增储上产,产量从2022年的113.3亿立方米增至2024年的167.2亿立方米,两年增幅逾47%。
国家管网北京管道山西分公司抢抓机遇,把天然气上载作为战略突破口,全力打通陕京管道非常规气输送通道。项目每年可向省外输送1.75—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既提升省内资源利用率,又优化全国能源供需格局。宏观而言,这是国家管网集团构建“全国一张网”的关键落子,强化了区域互联互通,为能源安全再添砝码。
多方协作与科技赋能:项目推进的“强劲引擎”
为确保投产,技术团队前期多轮现场核查,全面确认工艺流程、安全措施和作业条件;针对潜在风险召开专题分析会,明确安全节点与责任界面,细化监护流程。面对紧张工期,作业区协同公司各部门成立攻坚组,顶酷暑、挑夜战,如期实现6月30日投产,彰显了新时代陕京速度。投产当日,工作人员按方案完成天然气置换、升压调试,气流平稳抵达河南燃气门站,全程安全有序。通道打通,使兴县煤层气由地下资源变为流动财富。多方高效协作、紧密配合,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也为后续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投产后,山西分公司随即启动72小时试运行监测,实时跟踪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保障用气安全平稳;技术团队同步复盘,梳理经验做法,为后续项目提供案例。项目高效推进,离不开扎根吕梁的兴县作业区管网队伍。作为陕京二线重要节点,作业区管辖兴县压气站、分输站(代维)两座站场及二线7—11号五座阀室,管道全长70.27公里,穿越吕梁两县五乡镇五十村,成为连接上下游的能源动脉。
兴县作业区,科技与管理深度融合。兴县压气站自2009年10月投运以来,一直承担陕京二线关键输气任务。站内配置三台17.2兆瓦电驱压缩机组,两用一备,配套110千伏变配电设施,总装机51兆瓦,年输气能力170亿立方米,承担接收榆林来气、过滤增压后输往阳曲的重任,是京津冀供气枢纽。
面对设备失效、第三方破坏等潜在风险,作业区以红色引擎驱动安全管理。依托晋绥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党支部打造“闪闪红星”品牌,从铸魂、树规、赋能、塑形、亮剑五维锤炼队伍。红色教育与岗位实践结合,培养管网铁军,以忠诚可靠、作风优良的精神守护能源大动脉。
绿色发展与时代担当:红色热土的“精彩答卷”
近年来,兴县作业区先后荣获“站队标准化示范作业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公司先进党支部”“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标杆站队”等称号。荣誉背后,是团队践行忠诚可靠、求真务实、担当作为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守护能源安全的坚守。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兴县煤层气的开发与外输,为当地经济注入新动能,也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兴县将继续为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在新时代能源舞台绽放更耀眼光芒。(谭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