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嫩江市开展2025年青少年军事夏令营活动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持续丰富少年儿童暑期生活,共青团嫩江市委员会整合红色文化与军事教育资源,面向10—14周岁青少年开展“红途砺剑·赤脉军行”军事夏令营,打造沉浸式成长平台,推动“红领巾”与“迷彩绿”深度融合,构建兼具感染力与实效性的红色教育体系,为青少年国防教育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协同保障:在多方联动中筑牢育人根基

坚持多方协同发力,凝聚红色教育强大合力。共青团嫩江市委员会牵头,联合市人民武装部、市卫生健康局、市融媒体中心、墨尔根小学、海江镇、霍龙门镇等单位组建工作专班,深挖嫩江红色资源,实地勘察本地军营训练场、红色遗址等七处场所,结合青少年特点设计浸润式体验路线,让本土红色文化成为滋养青少年成长的“活教材”。具体保障中,团市委为每名学员购买三天短期综合意外险;市人民武装部选派优秀士兵担任营长,负责军事训练与战术教学;墨尔根小学指定两名学员担任连长并配合管理,配备生活辅导员两名,形成“营长—连长—辅导员”三级管理体系;卫健局选派两名医务人员全程驻场,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结营仪式上为学员颁发“小小军人证书”,同步收集家长反馈意见。多方高效联动,构建“团市委统筹抓总、多部门协同推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协作格局,既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安全防线,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红色教育生态,让每一份保障都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托举之力”。

2201

红色铸魂:在研学路线中厚植家国情怀

整合嫩江全域红色资源,构建“场景+体验”红色教育体系,使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初心使命。组织学员走进海江镇飞机堡遗址,聆听讲解员讲述东北抗联武装反击事迹;前往霍龙门镇战绩纪念碑,敬献鲜花、默哀缅怀、重温入队誓词,追思先烈;红领巾讲解员生动讲述战火中的英雄故事;走进荣军农场场史馆,通过场景复原、老物件陈列,引导学员感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同时,在前进镇繁荣村设计“重走长征路”主题步道,让学员在崎岖路径中模拟长征历程;开展“做红军饭”实践,从分拣菜叶到生火烹饪,亲手制作“忆苦思甜饭”,使节俭传统与红色精神深度融合。红色故事讲解、集体宣誓、传承红色基因少先队队课等环节层层递进,使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这一将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沉浸式教材”的模式,打破传统红色教育时空界限,使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体验历程中领悟爱国内涵,让红色基因由抽象符号变为可感可知的成长养分,真正实现“润物无声”的铸魂效果。

2202

军事砺志:在实战训练中锻造坚毅品格

以军事化训练为载体,把意志锤炼与技能培养融入日常,使青少年在挑战中突破自我。协调武警某部营地作为训练场,组织学员在战士指导下练习军体拳基础动作,开展队列训练,在“齐步走”“立正”口令中培育纪律意识;设置整理内务环节,通过被子折叠、物品有序摆放,使学员体会“细节见精神”的军人作风。在校园训练场设置沙坑跨越、独木桥穿行等挑战项目,引导学员相互鼓劲、勇闯难关;联合森防部门开展野外露营教学,使学员掌握帐篷搭建技巧;协调卫健局医务人员现场传授伤口包扎等急救技能,强化独立与协作意识。此外,设置真人CS项目,学员身着迷彩服、手持仿真装备分组模拟红军作战,在丛林掩体间攻防配合,体会革命先辈团结奋战精神。这些实战化训练既锤炼青少年筋骨、提升技能,更锻造其坚毅、担当、协作等意志品质,让迷彩绿成为青春最鲜亮的成长底色。

2203

下一步,嫩江团市委将持续优化“红途砺剑·赤脉军行”军事夏令营模式,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活动载体、完善保障机制,使红色教育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更多青少年在红色研学与军事历练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品格,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共嫩江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