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典型案例> 正文

55载砥砺奋进的燕化答卷

55载砥砺奋进的燕化答卷

北京日报 | 2025年07月18日

盛夏,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以下简称“燕山石化”),检修改造主动仗正如火如荼、激战正酣。这场对燕山石化未来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的战役,也将随着7月20日的到来,一起见证燕山石化55周年生日的历史时刻。

55载砥砺奋进,55载照亮未来。55年来,燕山石化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与国家共进,和时代同行。从1967年开山建厂奠定首都石油工业基础,到30万吨乙烯工程竖起民族工业丰碑;从京标清洁油品护航首都碧水蓝天,到氢能火炬点亮冬奥赛场……一代代燕化人用坚守与创新、拼搏和奉献,在首都大地书写了传统石化企业向“新燕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生动答卷。

向油而兴

践行初心使命

清晨的燕山石化罐区,伴随着输油泵启动,京标ⅥB油品通过长输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往长辛店油库,为首都成品油市场注入稳定动能。“我们通过设施流程改造实现汽油代卸、代储、代输无缝衔接,检修期间累计供应京标ⅥB油品6.27万吨。”储运厂刘江指着中央控制室实时刷新的保供数据,语气里满是自豪,“我们守住了‘装置检修不断供’的承诺!”

这份坚守背后,是半个多世纪的初心不改、使命如磐。截至2024年底,燕山石化已累计加工原油3.879亿吨,以“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筑牢首都能源保障的“压舱石”。

清洁油品:领跑质量升级

“硫含量从800ppm到10ppm以下,这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责任的担当。”检验计量中心赵国旗手持检测报告感慨道。自1997年国内率先产出无铅汽油,燕山石化用二十余年时间实现油品质量升级“七连跳”:2007年成为国内第一家可生产符合欧Ⅳ标准成品油的千万吨级炼油基地,2012年和2017年先后生产出油品质量达国际领先水平的京标Ⅴ、京标Ⅵ汽柴油,2021年如期供应京标ⅥB油品兑现北京奥组委对国际奥委会的冬奥承诺。

如今,燕山石化供应着北京市场50%以上的汽柴油,作为国内成品油质量升级的“领跑者”,用每一滴洁净油品呵护着首都的蔚蓝天空。

低空油品:实现攻坚破冰

航空汽油无铅化曾是行业难题,燕山石化却将其视为拓展能源版图的突破口。2018年,两项无铅航空汽油专利授权,UL91产品实现批量生产,让中国跻身亚洲少数能生产无铅航空汽油的国家行列。2022年,100VLL超低铅航空汽油获民航局适航批准,进一步推动低空燃料升级。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突破到市场应用,燕山石化以“探路者”的勇气,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能源动力。

特种油品:成功转型突围

2024年12月16日,燕山石化首次使用集装箱罐车运输出厂40吨变压器油,经天津港码头出口至新加坡,成功打通特种油品——变压器油外贸出口流程,标志着燕山石化“油转特”转型发展战略迈上新高度。

近年来,燕山石化加快从传统油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变压器油缓解北方资源匮乏问题,化妆品级白油开启定制化先河,10余种牌号润滑油产品灵活响应市场需求。从满足国内到走向国际,特种油品的“耕耘者”之路越走越宽。

本质安全

筑牢发展根基

2025年5月6日,挪威船级社颁发国际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级(ISRS)第9版7级证书,即将建厂55周年的燕山石化迎来了安全发展新里程碑。作为国内首家通过该体系第9版6级、中国石化首个获7级认证的企业,自2020年启动评级,五年实现从5级到7级的跨越,迈出了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体系先行:织密全链条安全防护网

2020年1月启动ISRS评级后,燕山石化率先优化管理体系。2021年新版《HSE管理体系手册》发布,矩阵式架构让各岗位安全职责清晰可辨;396项制度修订打通管理堵点,形成PDCA(循环管理法)持续改进机制。信息化平台实现制度宣贯、执行检查、考核评估全流程线上运行,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风险管理触角延伸至人员能力、质量控制等全领域。《事故事件管理季报》深入剖析根源,为全员提供学习样本。2021—2024年安全风险总值分别下降64%、25.6%、42%、30%。针对承包商管理难点,通过从严资质准入、月度考评、13类问题专项整治,严格记分考核和“黑名单”管理,显著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标准夯基:锻造本质安全硬实力

“设备就像人的身体,保养到位才能少出问题。”燕山石化以风险控制为核心,推进设备完整性管理体系和5S标准化现场建设,大机组和电机故障率持续降低,为安全生产筑牢硬件支撑。

工艺管控上,系统修订P&ID(工艺管道和仪表流程)图,梳理较大风险操作并编制标准操作程序(SOP),实现现场操作标准化;培育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主席,形成装置人员主导、第三方辅导的分析机制。应急能力方面,构建立体监控网络,强化“135”应急建设,2023年获全国危化品救援技术竞赛团体三等奖,位列国家炼化行业参赛应急救援队伍之首,展现出过硬的处置本领。

文化润心:汇聚全员共治正能量

“每周一安全引领日,领导深入基层查隐患、参与班组安全学习,让我们觉得安全是大家的事。”员工口中的“周一安全引领日”是“一三六”安全管控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22年10月实施以来,两级领导班子深入基层,与员工一起学习、探讨安全管理,安全合力进一步增强。

全员素质提升方面,“1+1+N”培训矩阵覆盖全岗位,“最强操作”竞赛融入日常培训;自主研发的知识管理系统获国家软件著作权。“安全啄木鸟”“安全随手拍”等活动和“会前安全五分钟”制度,调动了全员参与安全工作的热情。2023年,公司获评“北京市安全文化创建示范企业”,文化赋能安全价值充分彰显。

向绿进军

铺绘生态画卷

2025年3月27日,燕山石化2号氢能装置现场,我国首台30兆帕氢气运输管束车充装650公斤燃料电池氢后驶向昌平加氢站,标志着我国氢能运输实现从20兆帕到30兆帕的跨越。这一突破,是燕山石化氢能产业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条领跑的生动注脚。

清洁转型:走在绿企建设前沿

牛口峪湿地,摄影爱好者正架起“长枪短炮”捕捉翠鸟的身影。这片全国工业区首个人工湿地,是燕山石化2017年打造的“工业污水+生态修复”样板工程,如今已成为140余种鸟类的家园、市民休闲的网红地。“外排水COD(化学需氧量)达到18.24毫克/升,位于世界领先水平。”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部任超指着监测数据说。该案例不仅登上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更入选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

以“清洁、高效、低碳、循环”为目标,燕山石化在绿色转型路上敢为人先:2018年退煤、2020年退焦,成为中国石化首家以天然气替代石油焦的企业,以清洁燃料为装置注入绿色动力;建成国内首个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网格化全覆盖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连续7年VOCs排放量下降10%,为行业污染防治提供范本。

2023年12月7日,蓝翠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投产,彰显“无废企业”建设的决心。这座北京市重点环保工程、中国石化最大危废处置利用装置,通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让工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为首都生态协同发展注入崭新动能。伴随着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北京市水效领跑者等一系列荣誉,燕山石化走出了一条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契合首都战略定位的绿色转型之路。

低碳发展:勇当能效领跑先锋

燕山石化以“净零”排放为追求,建立“谁排放、谁负责”的碳管理机制,通过管理节能、技术革新、新能源利用,实现碳排放总量连续6年下降。

16.5亿度绿电采购量,4年蝉联北京市最大绿电交易用户,见证着绿色能源替代的“加速度”。“能效提升”计划深入实施,绿色技术与环保工艺广泛应用,让每一度电、每一方气发挥出最大效能,为行业低碳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燕化方案”。

氢能布局:引领产业创新实践

燕山石化以服务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坚持“加氢引领、绿色示范”理念,建成2000标立/小时制氢装置,产出99.999%纯度氢气,保障北京冬奥会火炬及赛事用氢61.8吨,成为中国石化首套“碳中和”认证装置。2024年12月18日,1万标立/小时氢气新能源项目建成投产。截至目前,燕山石化已累计向市场供应燃料电池氢气近4000吨,产销量居中国石化之首,占北京市场氢能供应量50%左右。

借冬奥会东风,燕山石化加速全链条布局,成为国内首家清洁氢认证企业,开创氢燃料重卡示范,建成国内最大氢能叉车场景,首套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中试装置攻关绿氢技术,建成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氢中心,以科技先导姿态引领氢能产业。

向新图强

锻造核心引擎

2025年6月16日,致力于打造高端绿色新材料产业基地的中石化燕山(天津)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内蒙古大路煤制烯烃示范项目亦蓄势待发,一幅以异地发展为突破的产业空间布局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从燕山脚下到津沽大地,从广袤草原到更辽阔的舞台,燕山石化正以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引擎续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突破壁垒:抢占技术“新高地”

“把实验室的配方变成生产线上的产品,这才是真本事。”燕山石化发展规划部张宇的话,道出了创新的硬核追求。近年来,企业瞄准瓶颈技术持续攻关:医用包装聚丙烯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3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成套技术填补国内空白,高分子量聚异丁烯、官能化溶聚丁苯等关键技术相继突破。

“十四五”期间,169项国家专利申请、74项授权的成绩单背后,是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4-甲基-1-戊烯、绿色低碳丁基橡胶工程化中试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PEM 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稳步推进。《终止聚合反应和/或降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添加剂及方法》专利首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实现中国专利奖零的突破。11项省部级以上奖项、4项技术转让项目,让创新成果持续转化为生产力。

迭代升级:拓展产品“新优势”

在燕山石化展厅,从锂电池隔膜原料到高端电缆料,一系列“顶替进口”的产品诉说着差异化、高端化发展的成绩单。“研制储备、开发推广、拓市扩量”的产品路线,让新技术新产品不断落地生根:锂电池隔膜用聚乙烯树脂,性能持续提升,医用聚丙烯满足高端医疗需求,茂金属聚丙烯、高端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迭代升级从未止步。

CVBR新产品首次实现工业化生产,改性用嵌段丁苯橡胶、长链支化顺丁橡胶成功推向市场,中压聚丙烯电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获评化工新材料创新产品,国内首套连续法生产装置产出的220千伏电缆料,通过预鉴定试验实现销售突破。2024年,国产高压聚乙烯反应釜一次开车成功,国产引发剂泵稳定运行,更彰显了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底气。多年来,燕山石化顶替进口产品产量稳居中国石化系统首位。

精益求精:引领质量“新标杆”

“质量永远领先一步”的方针,融入燕山石化的生产血脉。中国石化塑料、橡胶两大技术中心扎根于此,从力学性能到结构分析,从加工应用试验到配方研究,169项通过CNAS认可的检测方法,为质量管控提供科学支撑。在中国石化油品实验室能力大比对中,燕山石化创下“六连冠”的佳绩,成为行业质量标杆。

作为49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承担者,企业牢牢掌握1-己烯、EVA等产品的标准制定权。这份话语权的背后,是对质量的极致追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原料入厂到产品出厂,全链条的质量管控体系,让“燕山造”成为可靠品质的代名词。

燕山石化高质量发展实践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离不开高质量党建的引领,这是燕山石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特别是经过近几年探索实践,燕山石化坚持务实创新融合,聚焦责任质量实效,建立起“扛旗·领军”党委品牌体系,以体系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品牌化示范,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燕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公司党建工作经验入选“2023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2024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创新经验案例”。

55载奋斗不止,高质量发展启新程。燕山石化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石化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油化工和煤化工、本部深耕和异地扩展、国内与国外项目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坚定信心、解放思想、昂扬奋进,合心合力合拍,敢为善为勤为,全力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燕化”,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石化动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燕化答卷!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