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经济金融 > 要闻 > 正文

向“新”前进 向“高”攀登

民营经济活力凸显

在火热的夏日,记者前往山东、安徽、福建等地一线调研,走进企业实验室、生产车间、仓库厂房,触摸民营企业发展的脉动。

“今年以来,订单充足,生产线一直保持满负荷生产。”在福建上杭的龙岩市宇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公司副总经理刘强说,今年上半年产值达1874.7万元,同比增长47.85%。

现在,企业已经在谋划下一步发展。刘强介绍,公司还在不断加大投入,计划在2年内依托自产的铼酸铵,通过“还原+粉末冶金”等工艺,建成大型铼金属制品生产基地。

向“新”而行、以“新”求变。记者在调研中感受到,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正不断向更高水平进发。

当前,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以上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一系列数据印证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我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9.5%,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7%;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均高于2023年和2024年同期水平……

谋在当下,把短板练成强项;立足长远,竞逐产业制高点、拓展市场新空间。

“今年上半年,即便国际贸易环境变幻无常,我们的产品仍然有很强竞争力。”青岛瓷兴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高裕昆说,公司凭借自主创新破解技术难关,成功打入全球氮化硅材料高端产业链。

如今,企业的氮化硅材料出口占比达到70%,都是高附加值类型出口。“企业将研发新一代的技术产品,继续扩大产能,争取在降成本的同时,把我们陶瓷技术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高裕昆说。

今年上半年的民营企业出口成绩单可圈可点,有力助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2.48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我国外贸比重达57.3%,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6%,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量的50%,连续21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增速领先整体外贸4.4个百分点。

敢于主动作为,才能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

在安徽合肥的长阳科技固态电池用功能膜基膜及深加工一体化项目基地,繁忙的车间里,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行,隔膜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工序后,最终成为一卷卷薄膜——这是生产动力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

“公司用了3年多时间独家开发的新型湿法隔膜,在改善固态和半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电池容量、使用温度等方面有突破性提升,市场空间非常大。”长阳科技董事长金亚东说。

落子关键处、争做“弄潮儿”,更多民营企业捕捉产业发展新趋势,抢抓市场竞争主动权。

“今年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出口额达到1500万美元,现在还在加班加点交付海外订单。”童车生产企业山东祺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朝霞说,今年以来,企业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公司在中南美洲的客户数量由去年的3个增加到10多个。

“拼”字当头、“干”字铺路,一大批中国民营企业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做优产品和服务,持续增强竞争力、开拓更大市场,在努力实现更好成长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更多新活力。

(据新华社北京电)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