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作风建设还需一以贯之“讲认真”

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在过往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贯以“讲认真”的态度直面管党治党困难挑战,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破解痛点难点,严防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充分彰显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将认真精神贯穿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全环节的鲜明品格。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初,一些群众有着“风过则止”的忧虑,但如今,通过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少数干部仍心存侥幸,违规吃喝穿上“隐身衣”;个别领域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问题尚未绝迹。这也警示我们,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坚持“讲认真”,持续健全落实抓常、抓细、抓长工作机制,保持力度、保持韧性,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抓常,就是要见常态、经常抓。“常”是滴水穿石的韧劲,是抓在经常的定力。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勤掸“思想尘”,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牢记“小节不守,大节不保”“不防于小,终亏大德”的道理,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苦与乐、亲与清的关系,在深学细照中校准价值观、在知行合一中筑牢信仰堤坝。要常吹“自省风”,将勤廉并重的新风正气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基层一线为淬炼熔炉,主动奔赴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最前沿,以认真的态度、钻研的精神,突破思维定势,善于运用新方法新模式开辟新局面、创造新业绩,让作风建设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抓细,就是要重细节、环环抓。一个干部的腐化堕落,往往是从一张卡、一顿饭、一瓶酒开始,逐步滑向犯罪深渊。面对作风上的沉疴痼疾,只有坚持从易到难、由小到大,才能啃下硬骨头,积小胜为大胜,从根本上达到转作风、树新风的目的。新时代的作风建设既需要“打虎拍蝇”的雷霆之势,也需要“润物无声”的日常涵养。紧盯“关键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从严要求自己,才能在遵守纪律、执行纪律中示范带动全体党员干部正己律己,让“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警钟长鸣,使“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永驻。紧抓“关键节点”,纠治“四风”没有节假日,更没有真空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忠实履行监督职责,精准研判所在地区、单位“四风”特点,综合运用提醒约谈、明察暗访、数字监督等手段,高效组织实施节日期间纠治“四风”工作,防止党员干部行差踏错。

抓长,就是要持久抓、见长效。日常实践中,作风问题经常是抓一抓就好一些,放一放就松下来,存在一个很难走出来的怪圈。究其实质,就在于没有抓长。这也启示我们,作风问题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深刻把握风腐交织的规律和特征,深入挖掘党内不正之风背后的诱因和根源,有效铲除腐败存量,坚决遏制腐败增量,贯通由风查腐和由腐纠风,加快实现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全面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持续优化政治生态。坚持守土负责尽责,全面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专责,分层分类健全责任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确保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体现到管党治党全链条,更好凝聚党心民心、夯实执政根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 王闰)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