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人民论坛》杂志撰文指出,新时代国企改革成果显著,在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弥足珍贵,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深入推进“2025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课题研究”活动,持续总结实践创新经验。
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在陕区域统筹单位,国家电投陕西公司遵循国家能源发展大势,传承延安精神,厚植变革创新基因,积极衔接地方各级政府能源规划和国家电投集团“均衡增长战略”,落实国家电投集团与陕西省政府签订的战略协议,贯彻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以清洁能源建设为核心,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抓手,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实效、向改革要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深化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要以防风险、增效益、降成本、讲规范为突破口,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国平一语破题。他介绍道,国家电投陕西公司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在陕履行发展规划、政府对接、市场开发、电力营销、集控运营、品牌建设、党建联建等职能的“主力军”,始终将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按照从中央到地方的系列部署要求,重新审视公司自身实际,几易其稿制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从优化发展规划到创新驱动发展,从人才队伍建设到提升治理效能等多方面谋划发展路径。
锚定改革提升目标,国家电投陕西公司以“铸魂领跑”党建工作品牌建设为核心引擎,创新构建“书记抓书记”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锻造“818”“251”党建高素质专业化双核人才梯队,赋能基层党建质效双升。深化治理机制变革,紧盯管控要求、匹配组织架构,以行权对象特点、行权能力评价、行权效果监督为切入口,完善两级法人治理机制,确保授权“授得准”“授得充分”;稳步推进制度“废改立”,以制度优化破解执行难题。加速布局清洁能源赛道,服务民生用能需求,高标准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引育留用”全链发力,实施“三大工程”“青苗计划”,“专项激励、即时激励”及“揭榜挂帅”双轮驱动,激活人才“一池春水”,2024年兑现各类奖励1667.2万元。实施科研项目攻坚,产业中台接入率100%、核心数据准确率97%;中油绿动入选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山西智和取得承装(修、试)资质并获得“战新企业”专项奖励52万元……沉甸甸的业绩背后,是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冲破藩篱的勇气和魄力,更是锚定目标的决心和毅力。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棋至中盘’的关键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62亿元,多项关键指标实现稳健增长,改革提升行动项完成率7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我们制定的任务清单将在年底全部完成。”国家电投陕西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郭灵山说,经过系列改革,公司将向建设区域一流清洁智慧能源企业迈出一大步,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助力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勇立潮头”奠定坚实基础。
国家电投陕西公司罗润风电场。
创新引领,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人民期盼什么,国有企业就推进什么,这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发展清洁能源是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为中央企业驻陕代表,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建设清洁能源的战略思路,坚定走太阳能、风电、氢能、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协同发展,谋求“均衡增长”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能源安全保障作用。
向光而行,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光伏项目一年八投、“领跑者”项目区域率先并网,逐步在陕西省内的渭南、铜川、延安、延川、榆林、咸阳等地市县以及山东寿光市,用阳光织就希望,让“光伏+农业、矿山治理、渔业”等清洁能源发展模式竞相绽放。驭风版图横跨陕晋,繁峙“风电供暖”实现“弃风电量”消纳和减排双赢,吴起“满江红”项目开创国家电投集团在西北区域首个混塔复杂山地风电建设先河……在安塞、子长、神木、佳县和铜川等地,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始终以奔跑姿态砥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我们深知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的当下,体制机制创新和重要基础前沿技术创新双向发力,才是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打造国家电投陕西公司新增长极的关键所在。”郭灵山介绍,国家电投陕西公司以改革思维加快推进国家电投集团“省为整体”“省为实体”部署,强化顶层设计,建设新能源智慧场站,优化“2+N”生产运营管控体系,建设区域维检中心,区域维检、委托运维取得突破,实现业务管理流程再造,持续推进市场驱动、自动运行的智慧化管控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在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国家电投陕西公司还积极扩大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项目建设和光伏板除草、组件清洗等工作;与农业公司合作,在光伏板下种植黄芪、玉米、小麦、养殖羊等,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提高当地村民收入。
国家电投陕西公司璞地光伏电站(农光互补)。
十年求索,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借助国家电投集团产业、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始终在发展中优化、在优化中调整,铺开“立足陕西、突破西北、走向全国”的战略布局,在陕西、山西、山东等省市,建成投运30个光伏、11个风电项目,新能源装机容量185.93万千瓦,存量、在建、待建项目超过4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每年减碳约299.1万吨,相当于植树1.66亿棵,逐步构建起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多维发展新格局。
兴企惠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国企改革的落脚点是为民谋福祉。“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责任担当不仅是企业成长的基石,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尹国平介绍说,2013年以来,国家电投集团坚持“发展带扶贫,扶贫促发展”理念,先后选派9名挂职干部在延川开展帮扶工作,2019年延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19年11月开始,陕西公司代表国家电投集团承担对延川县国家定点帮扶任务,通过“找准定位、找准产业、找准关键”,持续帮助建设高标准新型蔬菜大棚,引领延川县成为延安地区建设标准第一、数量第二的设施农业大县;引进华延服装厂,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引进光伏支架生产线、儒牛农产品加工等优质帮扶产业。
国家电投集团援建千座蔬菜大棚,引领延川县成为延安地区建设标准第一、建设数量第二的设施农业大县。
“他们的帮扶理念是动态调整的,以前是资金支持,后来转变成产业支撑,不仅给我们‘输血’,也在不断‘造血’。”贾家坪镇党委书记马国勇介绍道。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在多年帮扶延川的实践中,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已积累丰富经验,并持续探索“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2024年,我们借助国家电投集团‘1+2’联队帮扶单位优势,在延川县直接投入无偿帮扶资金6100万元、有偿帮扶资金1091万元,引进无偿帮扶资金200万元、有偿帮扶资金5000万元,消费帮扶2211万元。”国家电投派驻延川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鹏介绍,国家电投陕西公司重点聚焦帮助延川铁业社真正发展起来、振兴起来,2024年通过深入调研协调推动铁业社存量光伏支架生产线运行投产,共生产成品500余吨。2025年聚焦引进配套产业,目前已与江苏惠汕等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持续推进帮扶项目(钢边框组件厂)的建设力度。
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能源革命”为抓手,国家电投陕西公司还在延川县建设贾家坪农光互补光伏项目,在帮扶的曲溪交村农业大棚上帮建光伏发电系统,同步配套储能及空气源热泵,利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使并网电费普惠村民和村集体,以公司绿色发展的产业优势推动延川经济社会进步。
“我刚到延川中学任校长的时候,这里校舍较为陈旧,国家电投陕西公司除了资助我们教学用具、学生生活用品,还联系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为我们培训师资,一系列精准、务实、深远的帮扶举措让教职工们、学生们持续受益。”延川县中学校长王永江介绍。
国家电投集团帮扶资金支持延川(路遥)中学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人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坚持将人才培育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工程,通过“引才、育才、留才”的系统性举措,为延川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持续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与国家电投集团党校、延川县乡村振兴局、县妇联对接合作,仅2024年就培训手工艺人才807人次、“千万工程”人才814人次。开展“送教下乡”培训106人次,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1634人次,全年累计培训3361人次,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人才动能。积极实施“映山红”公益行动,落实“教育圆梦”工程,在延川县援建学校2所,资助贫困生1600余人,借助国家电投集团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帮扶开展师资培训,助推延川教育现代化建设。
这是国家电投陕西公司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发展的真实写照。
“国企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这是国企的本质属性。”尹国平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国家电投陕西公司将持续聚焦“双碳”目标,在深化改革中激发活力,在绿色转型中培育动能,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担当,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续写能源革命新篇章,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国家电投力量”,让绿色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三秦百姓,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韩成芳 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