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把牢“三个关键”换出村社发展新气象

村(社区)“两委”换届,是新时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关键举措,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筑基工程。村(社区)选好“领头雁”、配强“当家人”,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群众福祉。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深”的研判、“实”的储备、“严”的纪律,确保换出新班子、新作为、新气象。

把牢“研判关”,下好换届“先手棋”。精准研判、摸清底数,是换届平稳有序的基石。组建由组织、民政、农业等部门参与的联合调研组,采取“党员、村民代表、离任干部、困难群众必访,矛盾焦点、信访诉求、历史遗留问题必谈”的方式,逐村建立“五清”台账,将村社按“示范、平稳、薄弱”三级分类,针对性制定“一村一策”换届方案。聚焦群众关切,重点开展村级“三资”审计,对工程招投标、征地补偿、惠农补贴等关键领域进行专项核查,审计结果通过“阳光村务”平台全面公开,为换届营造透明环境。构建“驻村工作组+法律顾问+乡村能人调解”三位一体矛盾化解机制,对信访积案实行领导包案、专班推进、限期销号,力争把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把牢“人选关”,建强乡村全面振兴“主力军”。换届的核心在于“选优配强”,必须打破“就地取材”的惯性思维,拓宽视野、精准发力,打造堪当重任的基层骨干队伍。深入实施“归雁计划”,聚焦本土致富能手、专业人才、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三类群体,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创业扶持”,筑巢引凤,积蓄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源头活水”。建立后备干部“跟岗锻炼”机制,安排其深度参与产业发展、信访稳控等急难险重任务;开办“乡村全面振兴实训营”,采取“导师帮带+项目实操”模式,加速后备干部成长,为换届储备合格候选人。坚持德才兼备的“双好双强”标准,创新设置“实绩比选”环节,将“伯乐相马”转为“赛场选马”,确保选人用人公开透明、优中选强。

把牢“纪律关”,筑牢风清气正“防火墙”。纪律规矩是换届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确保换届全程清朗、结果圆满。创新纪律教育形式,制作“十严禁”动画短片、方言快板等通俗易懂的宣传产品;依托村级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全媒体矩阵高频次滚动推送,确保宣传全覆盖。深入开展“换届纪律进万家”活动,推动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建精干高效的巡回督查组,充分运用“智慧监督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对选情实时动态监测掌控。建立“24小时舆情监测响应”机制,联动网信部门,实行全天候值守。对涉及换届的不实信息、网络谣言等负面舆情,坚持第一时间精准识别、权威核查、有效处置,净化网络空间,维护换届环境的清朗稳定。

村(社区)“两委”换届不是简单的班子更替,而是基层治理能力的重塑与升级。唯有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把牢研判关、人选关、纪律关,才能换出群众满意、组织放心、善谋实干的新班子,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动能。(中共攀枝花市仁和区委组织部  金阳)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