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社会治理 > 要闻聚焦 > 正文

数智织网 五元同心:迎泽综治绘就治理“新枫景”

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一场欠薪纠纷调解会正有序进行。法官、仲裁员、调解员与多部门负责人围坐协商,共织劳动者权益保障网。职工代表感慨:“过去要跑七八个部门,现在一站式就能解决,效率真高。”

这场跨部门协同作战,正是迎泽区深化基层治理改革的鲜活实践。作为全省基层治理改革试验田,迎泽区综治中心以制度创新、资源整合、科技赋能、服务下沉为路径,构建独具特色模式:政治引领为牵引、网格管理为基础、资源整合为主线、五元解纷为途径、科技赋能为支撑,形成一窗受理、分流办理、全程跟踪的闭环机制。自2019年底以来,中心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2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超过90%,成为全省综治中心规范化标杆。

这一多元共治新模式,既让群众少跑路,又使矛盾纠纷在法治轨道上顺利化解,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新内涵,生动诠释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迎泽方案。

制度筑基  从“单兵突进”到“多元共治”的治理升级

太原市核心城区迎泽区人口密集、社情复杂,一场以多元共治为核心的改革正重塑矛盾纠纷化解生态。面对主体多元、诉求复杂的新挑战,2019年底,迎泽区率先成立全省首家一站式解纷平台——迎泽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开启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

此后数年,改革按“三年三迭代”持续深化:从1.0版部门物理整合,到2.0版功能聚合,再到3.0版服务融合。中心实行“三进驻三联动”,系统重构治理资源:区法院庙前法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信访服务中心整体进驻;检察、司法、公安、住建派员常驻;卫健、教育、城管等十余部门轮驻,法学会等群团组织随叫随驻。同步引进14家专业调解组织,形成覆盖劳动争议、物业、医疗等八大领域的解纷矩阵。

“规范化不是简单场所合并,而是治理逻辑的深刻变革。”区综治中心主任郭瑞蕊说。中心创新构建四级调处网络和1+1+N网格管理模式,通过区、街镇、社区、网格四级权责清单,形成网格就地解、社区联合解、街镇统筹解、中心兜底解的分层过滤机制。这一金字塔式解纷架构使90%的简单纠纷在网格化解,复杂矛盾通过绿色通道直通中心。

例如,面对集体劳资纠纷,中心迅速启动调裁审一体化程序:调解员厘清争议焦点,仲裁员明确法律关系,法官现场司法确认。经多方努力,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获司法确认,既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又帮助企业规避诉讼风险,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创新破局  “五元解纷”柔性治理激活基层解纷新动能

在迎泽区综治中心大厅,法律咨询、人民调解、警情处置、劳动仲裁、信访服务九个功能窗口呈矩阵排布,法官、检察官、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全链条解纷团队随时待命。这里构建人民调解优先、行政调解衔接、司法调解兜底的递进式解纷链条,让群众进一扇门、解所有事。

二楼调解区五元解纷机制展板前,不少来访者驻足细看。这一迎泽首创的治理密码,通过纠纷来源多元、解纷主体多元、调处形式多元、保障机制多元、治理效果多元的系统设计,把网格排查的邻里纠纷和跨部门联调的复杂矛盾纳入同一治理框架。借助“一站式受理—精准分流—专业调处—闭环反馈”流程,2024年中心通过调裁审一体化机制高效化解2910起矛盾,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五元解纷织密公平正义网,调裁审无缝衔接形成解纷闭环,基层治理实现从被动灭火到主动防火的质变。

服务下沉  网格化治理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迎泽区基层治理版图内,853个网格如同精密神经末梢,专职网格员扎根社区一线,既是洞察民情的流动探头,也是服务群众的全科管家。他们开展矛盾排查化解、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把治理触角延伸至楼栋单元,实现苗头在网格发现、矛盾在网格化解。

区综治实战指挥平台大屏上,数据流与事件进度实时跳动,构建“网格排查—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闭环机制。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引发纠纷,网格员迅速上报,中心联动住建、司法、社区等部门到场,当天促成多方签订调解协议。多网合一、一网通办的治理格局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

网格员日常巡查中及时发现矛盾苗头并上报区综治中心,同时积极参与调解,为纠纷化解提供有力支持。从信息收集到协同处置,网格员全程参与,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基层治理现代化既需铁脚板丈量民情,也需智慧脑精准施策。区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锚点,一盘棋整合资源、一条链闭环处置、一张网智慧管理,使枫桥经验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书写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迎泽答卷。(中共迎泽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