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社区青年干部要会“聊家常”

社区工作是连接党和政府与群众的桥梁,青年干部作为社区治理的新生力量,其沟通能力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与群众打交道,不能只讲政策、摆道理,更要学会“聊家常”,看似聊的是家长里短,实际上聊的是能力和水平,聊的是思想和感情,聊的是作风和品行,这里面大有学问、大可作为。

会说“家常话”,拉近群众距离。“家常话”就是群众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简单、直白、亲切。宣传政策时,少用“贯彻落实”“优化提升”等术语,而是用“这个政策对大家有啥好处”“咱们该咋办”等通俗表达。“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只有用群众的语言说话,才能让他们听得懂、愿意听。

会说“暖心话”,传递真情实意。群众遇到困难时,一句暖心的安慰、一个真诚的建议,往往比冰冷的程序更能打动人心。青年干部要学会换位思考,用温暖的语言化解矛盾、抚慰情绪。面对因家庭矛盾情绪激动的居民,与其机械地说“请按程序反映问题”,不如先安抚:“您先别急,慢慢说,我们一起想办法。”面对独居老人,一句“天冷了,您多穿点,有事随时找我们”比任何政策宣传都更让人感动。暖心话的核心是共情,要让群众感受到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他们着想。

会说“内行话”,提升服务能力。所谓“内行话”,不是指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对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的熟练掌握,能够清晰、准确地解答群众疑惑。比如调解纠纷时,干部要熟悉相关法律,既能讲情也能讲理,让双方心服口服。青年干部要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只有肚子里有“货”,才能在群众需要时给出靠谱的建议,避免“一问三不知”的尴尬。同时,内行话也要注意表达方式,避免生硬,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专业问题。

学会“聊家常”就是学会与百姓交朋友,通过“聊家常”解疑释惑,把群众工作做到心里做到家。用“暖心话”传递真情,用“内行话”解决问题。只有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听懂他们的心声,才能把社区工作做到实处,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社区青年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唯有以心换心,才能让社区更加和谐、温暖。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