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临沂经开区)作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改革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路径,坚定不移地走好全面深化改革之路。
锚定思想航标,迈向改革新征程。临沂经开区坚持以改革创新破局,锚定改革开放“思想航标”,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创新突破,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沂河路径”。
站稳人民立场,把改革路走成“人民满意路”。搞好开发区改革,必须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作为,主动回应民盼民愿,在民生领域的教育、卫生、养老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并以群众满意度校准改革前行方向,让每一项改革举措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
树立系统观念,凝聚改革强大合力。临沂经开区深刻领会系统观念的核心要义,构建起“1+10+6+N”的系统改革体系,统筹推进1项区级年度改革品牌、10大牵引性集成改革、6大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和N项小切口“一把手抓改革”突破项目,实现了改革的全面覆盖和精准发力。
坚持守正创新,引领改革行稳致远。守正,是改革的定盘星,是确保改革方向不偏航的根本保障;创新,是改革的动力源,是实现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改革实践中,必须深刻领会守正创新的内涵,精准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把守正的定力和创新的活力有机结合起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国家级经开区是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临沂经开区发挥好国家级经开区的改革创新发展牵引功能,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
实施特色产业园区改革,助力经济发展。坚持“一园一产业、一镇一特色”,规划建设“11+1”特色产业园区,作为突破工业、做强镇域、激发干劲的重要平台,打造经济发展主阵地。突出“产业立园”,依托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和五金、仪表等特色产业,促进上下游企业集聚入园。比如,智能制造产业园年均招引链上项目10个以上,带动本地配套率超过85%,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政策兴园”,用好国家政策,为园区争资金、争项目、争试点。比如,抢抓“两新”政策机遇,依托鲁南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地,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龙头企业。发挥临沂商城和物流优势,将凤凰岭街道五金产业园打造成鲁南最大五金产业集聚区。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效释放土地等新红利。创新土地保障方式,开展闲置低效用地专项清理行动,通过自主盘活、政府收储、司法处置等路径,完成集体土地清理,有效增加园区供地面积。创新资金保障方式,设立4.3亿元项目保障“资金池”,专款用于园区土地征收、拆迁补偿等支出,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实施镇街园区财力保障改革,分类制定激励保障办法,对土地出让、“三资”清理、园区建设等方面产生的收益,按比例划归镇街和园区,有力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创新国企改革,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围绕整合资源,重组各国有企业,明确主责主业,解决同业竞争、全而不强等问题,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围绕精简架构,促进各国有企业瘦身提质,统筹做好层级压减和投资新设、重组并购、清理退出等工作。围绕建强队伍,探索建立国企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要薪酬就是要业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薪酬”的激励约束机制。
突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健全制度体系,明确营商环境创新提升重点任务,推出十大领域务实举措和降本增效措施,着力夯实制度保障。优化审批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创新服务,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效。畅通亲商渠道,选聘营商环境“体验官”,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把脉问诊”,与企业家围坐恳谈、深入交流,精准摸清解决企业发展诉求,构筑政企沟通“双向奔赴”新生态。
聚力推进民生领域集成改革,提升群众更多获得感。创新开展基础教育衔接贯通培养教育改革试点,精心实施教研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全学段衔接体系,致力于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高地。办好用好“12345·热线首发”,建立党工委“首位突破”、领导干部“领题攻坚”、重点领域“专项深办”等机制,形成一套高效的问题解决体系。
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重塑工作运行机制,突出产业属性、服务功能,设置5个产业服务中心,在资金、人员上倾斜支持,集中力量抓好经济运行、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等主责主业。重塑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实行职位职级与全员岗位竞聘,80后班子成员、85后中层正职占比提高到45%。重塑督导考核机制,建立完善“层层、岗岗、事事”责任制,开展重点项目建设“百日提质冲刺”“工业过千亿、城市更美丽”集中攻坚行动,引导全区上下比招商、抓项目、强产业、扛红旗。
务求落地见效,以改革增强发展活力。改革蓝图绘就后,唯有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才能让每一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改革实践中,临沂经开区深刻认识到责任落实的重要性,积极完善改革落实机制,确保改革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完善“一把手”抓改革工作评价体系,将改革工作纳入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强化“一把手”在改革中的主体责任,促使他们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改革任务。通过开展改革专题培训,持续提升“一把手”和各级领导干部抓改革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
深化部门改革面对面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探索把重大改革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和巡察机制,对改革任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确保改革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实行改革事项清单化管理,明确主体责任。对国家和省市重点改革事项、十大集成改革、“一把手抓改革”突破项目等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改革任务责任主体、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建立“月督查、季盘点、半年亮灯、年度评价”机制,形成常态化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出成果、见实效。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委常委、副市长,临沂沂河新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综合保税区)党工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