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四个坚持”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2025年2月,党中央时隔6年多再次高规格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既回应了民营企业家关心的现实问题,又对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一以贯之的关心关怀,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描绘了前景广阔的光明未来,注入了爱拼会赢的强大信心。江西公安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落实《江西省公安机关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基础上,以更大力度、从更宽领域丰富政策举措,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护航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多设路标、不设路障,以务实政策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民营经济是江西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肩负重要职责、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大潮中,江西公安机关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紧扣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在政策供给上做加法,把真正有“含金量”的政策送到企业“心坎上”,着力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要打通供与需。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突出问题和新情况,因时因势加强稳增长、促发展的政策供给,提升政策的“精准度”和“穿透力”。近年来,江西公安推出具有公信力的省级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助力全省二手车交易量增长,进而带动新车市场活跃。在大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公安机关深化二手车交易信息数据开发利用,构建车辆交易全链条生态圈,促进汽车以旧换新。针对群众文旅消费需求,构建公安吹哨、部门联动的文旅警务机制,进一步优化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审批监管,更好促进消费。要把握放与管。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公安机关不能一上来就“管死”,更不能任其“野蛮生长”,必须以包容审慎的态度加强监管服务,确保活而不乱、活跃有序。当前,加大创新对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产业的监管技术和手段,划出安全和风险监管底线,防止出现监管盲区;对乡村民宿、无人机等新业态,通过简便易行、不增加经营成本的方式落实安全管理要求,确保既“管得住”、又“服务好”。要统筹进与出。江西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省70%以上的外贸进出口额,服务保障企业“走出去”是形势所需,也大有可为。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等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警务交流,进一步健全警务协作机制,为省内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同时,用足用好过境免签政策,完善出入境便利措施,进一步加强引才引智引资保障服务,为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增添新动能。

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打造办事不求人、少跑腿的好环境。政务服务的效率高不高、是否规范,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准。公安机关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着力改进政务服务,该简化的简化,该取消的取消,做到缺位的地方及时补位,越位的地方坚决归位,以高效便捷、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给企业和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推进简政放权。围绕户籍、车驾管、出入境、特种行业管理等领域,对现有审批事项再瘦身、再压缩、再精简,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对保留的公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实行清单化管理,全面优化涉企审批流程,确保能办什么事项、需要什么材料、多久能够办结一清二楚,坚决清理清单之外的变相行政许可。改进监管方式。严格落实法律法规和职责要求,全面实施“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针对同一民营企业涉及多个警种部门的情况,原则上实行联合抽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加强数据共享,注重运用手段创新、制度创新改进监管方式,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实效性,确保监管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提升服务水平。服务发展不是靠口号,而是靠一件件实事营造出来的。江西公安将进一步加强公安派出所“综合窗口”建设,确保高频公安服务事项“一窗通办”,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高效顺畅。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优化“赣警办”系统功能,拓展“赣通码”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网上办事范围。针对跨部门、跨地域高频事项,加强与有关地区和部门政策协同、数据互通,在更大范围实现“跨省通办”和“高效办成一件事”。

坚持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坚定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最具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公安机关作为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让民营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以强力打击促保护。认真履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聚焦破坏金融管理秩序、串通招投标、涉税等违法犯罪,针对性部署开展专项打击,推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高效衔接。对非法阻工、强揽工程等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要靠前打击整治,做到有案必立、有罪必究,强化法律的威慑力,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公安机关保护的是企业合法权益,而不是非法利益,对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要不断健全侦查打击机制,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协调联动,提升精准打击效能,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以规范执法促公正。公安机关涉企执法事关企业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法治公平正义。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异地执法,建立防止和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的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不管对什么企业,都要一视同仁、依法办事,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更好落到实处。以领导带头促示范。公安机关切实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教育引导全警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自身项目建设,公安机关建立防止拖欠账款的约束惩戒机制,切实维护企业权益。

坚持亲清有为、靠前服务,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交朋友。健康的政商关系,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家投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公安机关既是执法机关也是服务机关,与企业群众打交道多,既不能“亲”而不“清”,破坏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也不能“清”而不“亲”,让企业的正常诉求遇冷。近年来,江西公安机关通过建立与各级工商联、商会等定期会商联系机制,及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得到企业好评。改进服务没有休止符,坚持亲而有度更要清而有为,在保持亲清政商关系基础上放心大胆开展工作。坚持靠前听呼声。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优化完善领导包联、“圆桌会议”、“一企一警”等警企联系服务方式,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企业涉法诉求直通车机制,加强省侦防协会等平台建设,定期收集、转办、反馈企业群众涉警需求,实行清单式管理,构建“搜集民意、研判分析、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的排忧解难闭环。近期,江西公安机关正面向全社会开展网上问卷调查,跟踪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存量政策落实情况,倾听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活跃经济的新举措。注重主动防风险。加强与相关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协作联动,针对工作中发现的经济金融风险隐患,健全公安提示函、“两书一单”和经济犯罪治理联席会商等机制,推进反洗钱联合研判中心和经济犯罪防范宣传点建设,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以点带面推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做到事前有提示、事中能处置、事后有警示。突出守牢廉洁关。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处理好干事和干净的关系,在服务民营企业过程中,把握好分寸尺度,自觉守好廉洁底线,真诚坦荡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更好实现警企良性互动。

(作者系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