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科技创新厚积薄发中国力量
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变局的一个“关键变量”。回望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史,从蒸汽机的发明,到电力、内燃机等广泛使用,再到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等发明和应用,正是科学技术的突破带来了生产力的跃升。新时代以来,C919大飞机翱翔天际、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5G移动通信领跑全球、DeepSeek破圈突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捷报频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让我们在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更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犹如一座座科技创新的灯塔,照亮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前行之路。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谁能牵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就能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赢得国际竞争新优势。
筑牢科技创新根基激发无限活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政策支持与战略规划,这是其茁壮成长的“阳光雨露”。我国应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定位和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同时,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政策从各管一段向构建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转变,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科技创新还需强化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能力,这是其茁壮成长的“深厚土壤”。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应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性、探索性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此外,要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通过政策引导、基础研究强化和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我国科技创新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驱动产业腾飞筑牢发展根基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犹如强劲的东风,推动我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我国应以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例如,通过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同时,要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新兴产业成长为先导产业、支柱产业。
科技创新还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新支撑,这是其筑牢发展根基的“坚固盾牌”。当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国家构筑“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打压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先进材料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在科技领域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仍需持续发力。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我国不仅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能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未来,我国应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向着建成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浙江省海盐县于城镇人民政府 顾依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