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用好三把“尺” 校准作风建设“基准线”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内要保持“生生不息”,必须对作风建设常抓不懈。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思想之尺、制度之尺、行动之尺,校准作风建设“基准线”,以优良作风为新征程保驾护航。

思想之尺,锚定作风建设“方向标”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作风硬。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防止“学满了”的自满心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内容,是党员干部思想的“钙片”,必须反复学、深入学。不能只是“背课文”,学于表面,要追求“精益求精”且“举一反三”。要逐字逐句地研读,且深刻领悟学习教育的内涵,学懂弄通每一项细节,在深研细悟中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以制度之尺,划定作风建设“硬边界”制度是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犹如“紧箍咒”,约束着党员干部的行为,确保作风建设长效发展。制度就像一张细密的渔网,一旦有“漏洞”,“鱼”就会逃出制度的束缚,变得“自由散漫”。因此,制度需要做到“严丝合缝”,不良作风、歪风邪气要在源头杜绝。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不断修订、补充和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制度的执行必须“刚”,不能“打折扣”“搞变通”,发现违反制度的行为,一定要抓到底,不容有半点退缩。

行动之尺,校准作风建设“精准度”广大党员干部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到工作的每一处,将学查改的成效实打实地体现出来。从食堂里倡导的“光盘行动”,到工作推进中的每一项任务落实,都不能遗漏。要摆脱“害羞”情结,敢于直面问题,不回避、不遮掩,深入查找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查摆出的问题,要立即形成清单,并且做到立查立改。同时,要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如同医生定期为患者复诊一般,反复检视自身以及组织存在的“症结”,打好作风建设“长久战”。

(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街道 戴玲爱、西湖投资集团 倪轩炜)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