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执“实干”之笔写好收官与谋篇

2025年,“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十五五”规划将谋篇布局。此时,距离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只有10年,中国处在重要发展节点上。党员干部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当于实处落笔、于细处谋篇,以挺膺担当的姿态跑好历史的接力棒,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思想淬炼夯实立身之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信念的体现,信念是担当的基石。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深学笃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谋福、为民解忧作为最大的政绩去坚守,主动担当作为。要抱持“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责任心,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攻坚克难之力,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在平凡岗位工作中真抓实干,使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真正内化为行动自觉,真正把“担当”落到实处、干出实绩、闯出佳绩。

基层实践中锻造过硬本领党的事业要取得成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要干成事不仅仅依靠满腔热忱和担当精神,还需要有过硬的本领。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实干精神,主动投身于基层一线的“大熔炉”里,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打头阵、当先锋,在项目攻关的最前沿争创新、求突破,在社区治理的网格中解民忧、破难题。要始终坚持践行好“脚沾泥土,脸冒热汗”的工作密码,把“多走多听”作为增长经验、开拓思路、创新思维、提升本领的方法,练就善于担当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不懈奋斗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群众口碑中检验工作成效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不在文件里、不在汇报中,而在群众的口碑里、在民生的改善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衡量标准,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诉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反映群众的心声,解决群众的难题。唯有把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工作的“计划清单”,确保政策红利能够真正惠及全体人民,真正做到以“公”为先,才能赢得群众的高分评价。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