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对作风建设顽疾进行靶向施治

标靶,即为用于描述科学研究、实验设计、医学诊断或产品开发的要求,从理论或实践上具体明确的目标。有了具体明确的治疗目标,我们确定病症、进行治疗、自我评估的行动才有了依据;而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就是为作风建设确定了“靶向标”,让作风问题的自查、作风建设的落地以及作风成效的保证都有了方向。

以八项规定设立清单。八项规定看似只涉及一些具体事情,包括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8个方面,但每一项规定都直指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每一项规定都十分明确,都是刚性要求,小切口做成了大文章。除此之外,中央八项规定还以典型案例通报的形式聚焦党员干部身边案和行业案,通过沉浸式警示教育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警惕性;以场景再现、问政互动等形式激发案例震慑力。双向发力确定靶向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对准标杆,进而维护执政党的纯洁性,保证执政党的长久性。

以作风建设落实流程台账。根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发现存在作风问题后,应及时针对问题诊疗,推进跟踪式解决。通过建立问题台账-整改清单-成效评价全链条闭环机制,对于问题逐一建档处理开展作风诊疗。在弄清作风问题表象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的责任承担,确定问题的整改时限。通过让整改工作可视化、直观化,给党员干部以改进方向,给问题解决以具体途径,给处理结果以呈现形式。问题台账流程实质上即是为作风建设问题提供无影灯,以“刀刃向内”的决心,自外部施力向内拔除病根;通过具体分析问题提供群体智慧,确保靶向发力、精准施策。

以目标导向改变问题思想。“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作风问题本质还是思想问题。思想上出现漏洞,行动上就有缺失;而当思想回归正确,行动上也会自觉改正。因此在确立作风建设目标时,关键还是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党员干部心中,让中央八项规定的党风、政风、文风、会风成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共识。而当对照清单明确自身问题时,不仅应遵守问题台账流程,在外部行动上发力;还更应激发党员干部内在动能,时刻自查自审,按时服药主动治疗。方能药到病除,让作风真正回归风清气正。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