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即将来临的防汛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迅”应汛,闻“汛”而动、终“汛”而思,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防汛防台一线高擎党旗,以行动书写忠诚与担当。
未雨绸缪,“防”字当先,铸牢人民的“防汛堤”。“防”是抵御汛期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策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把功夫下在风雨来临前,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保障安全。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时刻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经验主义,细致排查风险,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拉网式、动态化排查巡查。要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准备,唯有将“防”的篱笆扎得更紧更密,才能在风雨来袭时,真正构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铁长城、铜墙铁壁。这“堤”,是物质的屏障,更是责任的防线、党性的考验。
责任在肩,以“人”为本,争做人民的“顶梁柱”。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所在。党员干部必须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镌刻在每一次行动、每一个决策之中,发扬“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落细包保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风雨无情人有情,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的使命担当,要有“滴水不成海,独木不成林”的干事智慧,敢于向最险处挺进,敢于向最难处攻坚,主动出击,快速响应,用心用情为人民做好服务保障。唯有将“顶”的力量聚得更重更实,才能真正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强柱石。这“梁”,是危难时刻的主心骨,更是赤诚的担当、为民的脊梁。
久久为功,慎终保“安”,当好人民的“贤内助”。风雨如磐,见证初心本色;惊涛拍岸,更显砥柱中流。防汛防台是守护人民家园的战场,更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品格、宗旨意识、能力作风的考场。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常进、慎终如始地织密织牢“防护网”。防汛救灾不仅要关注眼前的灾害应对,更要着眼于长远的生态修复、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灾前灾后深入调查研究,运用科技赋能,科学调动资源,制定完善新的防灾减灾预案,持续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应急避难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要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避险自救知识,提升全社会风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物防建设,夯实人防基础,提升意识能力,唯有以“贤”的智慧谋划长远,以“贤”的情怀躬身实干,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助”,是灾后重建的倾力支撑,更是守护长治久安的深沉诺言。
(作者:林周凡,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北麂乡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