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以红色文化为底色,以杂粮产业为笔触,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着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兴县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坐落在兴县蔡家崖村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通过展板、蜡像、声光电等现代化形式,全面反映晋绥党政军民11年光辉斗争历程。纪念馆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革命故事在指尖“活”起来、“火”起来。
红色文旅的蓬勃发展,让蔡家崖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6月21日,“蔡家崖号”列车正式开行,结束了兴县不通旅客列车的历史。这趟列车串联起蔡家崖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等10余处红色旅游景点,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如今,“蔡家崖号”已全面升级为红色文化列车,车上融入了红色文化元素,3号车厢被改造成“红色经典·书香旅途”读书车厢,为旅客提供了丰富的红色文化体验。
2025年6月24日,吕梁学院与兴县举行晋绥红色文化研究合作交流会,双方就深化党校共建、人才合作、文旅发展达成合作意向。兴县县委书记乔云在会上表示,期待与吕梁学院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托高校人才与学术优势,构建校地协同发展新格局。双方计划共建晋绥文化研学基地、构建兴县杂粮高校供应基地、搭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吕梁精神传承创新基地等,一系列合作举措为兴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除了红色文化,兴县的杂粮产业也蓬勃发展。兴县杂粮种植历史悠久,2024年,兴县全力打造国家级杂粮种业基地与绿色生产基地,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带动2.3万余户农户增收。在“土特产嘉年华”上,兴县杂粮凭借有机小米、大明绿豆等俘获市场青睐,品牌进军全国市场的动能强劲。“兴县杂粮·中国好粮”区域公用品牌和“兴县杂粮宴健康中国宴”的特色餐饮文化,成为兴县农文旅融合的亮丽名片。
近日,兴县喜获“美丽中国·红色文化旅游名县”与“文旅融合榜样城市”两项桂冠。这两项荣誉是对兴县农文旅产业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彰显了兴县在推动地域经济发展、弘扬红色文化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兴县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农文旅新业态。
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兴县也有独特创新。康宁镇的羊肚菌试种成功,绘就“春日丰收图”,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狮子洼村的玉露香梨基地成为全村支柱产业之一,为村民增收致富;瓦塘村探索“种养协同”发展新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丰收”。
兴县,这片红色沃土,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兴县人民将继续传承吕梁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谭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