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通用重机机加工党支部:燃动红色引擎,奏响“匠心传承 数字机加”奋进强音

通用重机公司机加工车间作为东北地区规模较大的国有矿用油缸制造基地,专注于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工程油缸的制造,同时辅以煤机配件生产,构建起“研发—制造—检测—装配—销售—售后”全链条体系。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领域,机加工车间党支部宛如一颗闪耀的红色引擎,驱动着车间不断前行,书写辉煌篇章。

车间现有职工120人,其中党员22名(含预备党员1名)。党员队伍人才济济,拥有技师及以上职称8人,工程师及以上职称6人,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技术梯队。车间下设六个生产班组,分布在通用公司主厂区、西厂区、南厂区的12个厂房内作业。涵盖5个基础工种和10个专业工种,面对“人员结构多元、工种覆盖广泛、作业场地分散”的特点,党支部实现了六个班组的党员全覆盖,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节点联动激活组织“一池春水”

年初献策:凝聚智慧补短板。年初,一场别开生面的献策座谈会拉开了特色党日活动的序幕。党支部结合车间安全生产实际,广泛邀请党员和职工群众参与,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从不同视角审视生产问题、查找短板,并提出独到见解和建议。

雷锋月实践:传承精神添动力。雷锋月期间,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党员们参观雷锋精神展馆,深入了解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现场,大家还学习了铁能公司学雷锋先进个人事迹,聆听了他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此外,党员们还诵读了雷锋日记,从字里行间感悟雷锋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老党员荣退:传承经验续薪火。老党员退休之际,党支部为他们举办了一场温馨而庄重的荣退仪式。欢送会上,老党员们重读了自己的“入党志愿书”,回顾了自己的入党初心和奋斗历程。他们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党支部向老党员们颁发了“荣退状”并送上祝福,表达了对他们的敬意和感谢。

数字化动员:凝心聚力谱新篇。在车间数字化改造的关键时期,生产任务繁重,长时间的连班加点使车间生产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增强支部凝聚力,提高支部面对新发展机遇的执行力及战斗力,党支部组织开展了“凝心聚力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主题党日暨党员团建活动,同时也是数字化车间改造的“攻坚动员会”。

标准化突击:攻坚克难展风采。车间标准化提升建设期间,正值焊接车间厂房搬迁,任务艰巨。党支部以党员突击队的形式开展了“忠诚固根本、建功新突破”主题党日活动,组建了“设备设施突击队”“现场美化突击队”和“定置摆放突击队”。在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焊接车间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车间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矿企支部联建:聚焦攻坚促发展。为了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加工车间党支部与矿井单位党支部联合开展了“弘扬干字精神,争当攻坚先锋”主题党日活动。结合矿井生产实际需求,机加工车间党支部与大兴矿综检车间党支部的党员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双方就各自车间具体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通过联建活动,加强了两个党支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促进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崭新活力。

数字化转型激活组织“红色动能”

“五亮工程”激活党员细胞活力。党支部以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深入推进“亮身份、亮承诺、亮示范、亮学习、亮服务”党员身份意识提升行动。针对生产工序复杂、生产班组分散的实际情况,党支部精心打造了4个党员安全责任区和7个党员先锋岗,在6个生产班组树立“红色标杆”,实现示范效应全覆盖。党员安全责任区成为车间安全生产的“前沿哨所”,党员们主动排查安全隐患,监督安全制度执行,为车间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党员先锋岗则成为技术攻关的“尖刀班”,党员们带头攻克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为车间发展树立了标杆。通过“五亮工程”和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的建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坚固。

“百条建议”与“工匠学堂”赋能智能制造。在传统机加工车间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管理疏漏、技术瓶颈等问题。党支部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党员献计献策座谈会、专题研讨、内控管理提升意见征集等方式,广泛收集合理化建议百余条,并进行清单式整改。此举不仅有效凝聚了党员和车间职工的智慧,还显著提升了车间的管理能力。针对新设备使用、新技术更迭、新工艺改进关键期数控技能人员短缺、职工现有技术跟不上发展的问题,党支部结合党员各自擅长的领域,深入开展“工匠学堂”活动。给23名党员下达了17个安全生产技术课题,要求他们在班组进行授课,并结合生产难点、堵点、技术薄弱点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工匠学堂”的培训和实践,短时间培养出一批“智能”制造人才。目前,依托党员师带徒、党员技术能手“双培双带”活动,已有25人走上数控工作岗位,有效满足了数字化车间生产需求。

“党员创新创效攻关”推动提质增效。党支部创建了党员创新工作室,使之成为车间创新创效的“孵化器”。三年来,共开展创新创效项目27项,有效解决了车间安全生产及发展中遇到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例如:党员创立的智能运输项目,实现了各厂房间AGV小车自动进行物料转运,大大提高了物料运输效率;与中国移动5G+合作研发,实现了设备实时监控与优化管理,精准提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自制卧式装缸机、拧缸机、内孔熔覆焊机等设备,节约资金40余万元;钢筒废料头进行回收锻造再利用项目,全年增收150余万元。党员攻关小组还开发了链轮组等多个项目,目前研制出的矿用截齿3种、坑道钻杆2种已使用,有效提升了企业产品多样化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这些创新项目的实施,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得到了充分体现,车间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谭轩文)

[责任编辑:李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