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吃百家饭的驻村第一书记董桂林走红网络,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饭搭子书记”。一碗家常饭,吃出的是干群鱼水情,一句贴心话,道出的是基层治理的大智慧,新时代的基层工作,不仅需要政策执行力,更需要基层干部带有温度的情感投入,才能答好基层治理这篇“民生卷”。
带着感情,把群众当“家人”,用心答好基层工作“民生卷”。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只有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基层干部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群众家中,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饭菜,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发力点,用真心换真情,以真情暖民心,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带着问题,把群众当“老师”,用智答好基层工作“民生卷”。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矛盾问题相对集中的“第一线”,那些盘桓在田埂地头的产业难题、萦绕在百姓心头的民生愁盼,往往能在群众质朴的智慧中找到最接地气的解法。基层干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把群众当“老师”,带着问题去调研,带着思考去交流,虚心向群众请教,在村民粗糙的手掌里读懂劳作艰辛,从老人布满皱纹的笑谈中汲取生活智慧,于家长里短的话语间捕捉民生痛点。唯有以学生般的谦逊姿态,虚心请教、认真记录,才能从群众鲜活的实践经验中找到打开难题的“金钥匙”,真正用“群众智慧”答好基层工作“民生卷”。
带着行动,把群众当“考官”,用力答好基层工作“民生卷”。为民服务,关键在落实、在行动。基层干部要把群众当“考官”,以群众满意为工作的最高标准,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头、抓在手上,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双手敲开群众家门、用耳朵倾听民声、用肩膀扛起民意、用行动回应民盼,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把群众提出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行动清单”,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麻栗坡县纪委监委 韦尚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