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抓基层强基础 筑牢治理根基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夯实基层治理根基,必须牢牢抓住基层这个关键,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让基层成为社会治理的坚固基石。

抓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治理“桥头堡”。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才能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保障。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头雁”队伍,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在基层治理中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

抓资源下沉,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倾斜。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推动更多管理和服务事项下沉到基层,赋予基层更多自主权,让基层有能力、有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定向培养、人才引进、交流挂职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建立健全资源下沉保障机制,加强对下沉资源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真正发挥实效。

抓多元共治,汇聚基层治理“大合力”。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充分调动政府、社会、居民等各方积极性,构建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政策体系,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支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激发居民自治活力,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拓宽居民参与渠道,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真正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居民自觉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抓服务提升,架起基层治理“连心桥”。基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群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优化基层服务供给,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让群众办事更便捷。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养老、托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关爱困难群体,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回应机制,畅通民意渠道,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高密市委组织部  张敬凯)

[责任编辑:于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