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前沿理论 > 正文

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图书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智慧图书馆村居全覆盖,通过多主体参与、多机制保障、多业态融合,全区共建成公共图书馆298个(其中读书驿站280间),达到370.19万常住人口每1.24万人拥有一间公共图书馆的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城乡公共阅读服务普惠均等建设的县区。

突出共建共享,构建智慧阅读服务网络。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为原则,着力解决基层图书馆建设面临的人员、经费、阵地等问题,逐步构建高标准、宽领域、广覆盖的智慧阅读服务网络。一是加强政府统筹建设。成立建设领导小组,将读书驿站建设纳入文化事业五年发展规划、每年区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区领导重点督办项目以及绩效考核指标,先后印发建设规划、建设标准、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等,统一读书驿站建设标准、管理和运营模式,把单个图书馆联结起来形成服务体系,将阅读服务的“神经末梢”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二是加强社会多元投入。设立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两次修订扶持办法,加大对读书驿站建设奖励和购书补贴,7个镇(街)相应设立奖补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镇村、企业和各类机构的参与积极性。2016至2024年,共奖励读书驿站建设4400万元,撬动社会建设资金超过1.3亿元,实现读书驿站工程村居全覆盖。三是加强全民共治共享。读书驿站选址广纳民意,市民可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选址决策,建成后由区、镇街、业主单位签订三方《共建协议》,明确读书驿站工作制度和规范,由区、镇各承担50%维护费用,面向社会购买服务,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维护、运营、物流等服务,打破不同权属的图书资产管理问题,实现多元主体的统一配置管理。

立足长效运营,构建智慧管理供给体系。将读书驿站纳入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构建管理中心、采编中心、配书中心“三大中心”智慧管理体系,平均每间读书驿站每年运营管理成本仅为3万元,为传统小型图书馆的十分之一。一是实现便捷性借还。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运营管理、统一服务供给,将读书驿站建在公园绿地、广场校园、村居园区、商业楼宇、交通枢纽、景区景点等城乡角落,实现“十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实行自助服务和全年免费开放,图书资源在佛山全市各成员馆之间通借通还,读者凭身份证或人脸识别即可享受“市、区、镇、村”四级智慧图书网络服务,全区平均每借出10册书就有6册来自读书驿站。二是实现智慧化供给。管理中心通过实时远程管理监控及云平台大数据分析,为读书驿站正常运营、图书精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采编中心通过统一指导采购、统一编目加工、统一调配运送,实现图书资源合理配置;配书中心按照“每间每周巡查整理不少于2次、每间每2周更换不少于10%馆藏图书”要求,保障图书更新流动和日常巡查维护。“三个中心”融合贯通,实现公共阅读资源全市大循环、全区大流动以及馆际互补、资源共享。三是实现订单式服务。根据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借阅需求,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服务,让读者参与公共藏书采购,把“政府配送”变为“群众选择”。在有条件的读书驿站设立党史学习教育、纪律教育、法治建设等图书专区或提供电子图书,满足和引领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建立“服务需求”项目清单制度,通过群众“点单”形式,把阅读活动送到社区、园区、学校、景区等区域,提升读书驿站服务效能。

聚焦跨界融合,构建智慧温情人文空间。突破传统图书馆“借书、读书、还书”的单一功能,打造一系列可感知、能体验、有美感、有内涵的“小精美特”空间,全区读书驿站年均进馆人数达220万人次,占图书馆总分馆的80%。一是以全民阅读厚植城市书香底蕴。充分利用读书驿站等新型空间,打造特色品牌阅读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策理论宣讲、文化论坛、科普体验等全民阅读活动,营造良好互动的文化阅读氛围。全区年均举办各类读书活动超800场次,线上线下服务群众超40万人次。比如,“领读者”活动让群众以点单形式阅读经典,提升精神修养;“有为讲坛”围绕本土历史文化、乡村振兴等主题,吸引群众关注和参与城乡建设。二是以文化空间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依托读书驿站,推动文化、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等政府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把就业咨询、文化体验、亲子活动等便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目前已启用首批7个示范性“读书+就业”基层服务站点。创建“社工+义工”文化志愿服务机制,联合读书驿站所在学校、社区、社会机构等业主单位,推行“学生馆长”“党员志愿队”“亲子义工队”等项目,年均吸引超4万人次参与相关志愿服务工作,推动公共文化空间由“政府管理”向“公众自治”转变。三是以文旅融合赋能人文经济发展。将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新时代文明实践、村史展览、轻食餐饮等多种业态融入阅读空间,使读书驿站成为文化空间、宣传阵地、活动载体,从不同角度满足群众阅读、社交、休闲、消费等“文化+”需求。比如,位于国家5A级景区西樵山的西樵·观心小镇读书驿站,是全区首间公共文化事业与文旅产业融合、政企共建的新形态特色读书驿站,融合文创产品销售、咖啡简餐、文化沙龙等特色功能,一经启用即成为“网红打卡点”,成功入选广东省推动建设文旅创新融合的“粤书吧”试点及“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