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建立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太行精神是在抗日战争血与火的淬炼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团结伟力和崇高情怀为鲜明特质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精神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生动诠释了太行军民在民族危亡之际的使命与担当。
“不怕牺牲、不畏艰险”是太行精神的鲜明底色。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将士和太行儿女面对装备精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指挥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壮烈殉国,年仅37岁,他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据粗略统计,抗战期间,晋察冀军区指战员牺牲7.1万余人,晋冀鲁豫的太行区和太岳区则有1.3万余名指战员献出了生命。这些令人感伤的数字背后,是 “一寸山河一寸血” 的残酷现实,更是无数英雄先烈用生命铸就的不朽丰碑。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太行精神的坚韧品质。1941年至1942年,日军实施“三光政策”,对太行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扫荡”与“围剿”,加之旱灾、蝗灾肆虐,致使根据地陷入极大困境。危急时刻,八路军总部的领导们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党政军领导带动下,一场“一手拿枪、一手握锄”的大生产运动在太行山区展开。与此同时,军民还创造性地开展“游击生产”,在敌人据点附近开垦“隐蔽田”,白天种地时派民兵放哨,敌人来袭时立即转入战斗,实现了“战斗生产两不误”。这些感人事迹,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鲜活映照。
“万众一心、敢于胜利”是太行精神的强大力量源泉。太行抗战的胜利,本质上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通过减租减息、精兵简政等政策,将太行百姓紧紧凝聚在抗日旗帜下,形成了“村村像军营,人人都是兵”的全民抗战格局。129师刚进太行山时,部队仅3个旅9000余人,到1945年发展为30万大军。在武乡县这个仅有14万人口的小县,就有9万余人加入各级各类抗日救亡组织,1.46万人参加八路军,2.2万名干部群众为国捐躯。正是无数太行儿女齐心协力、同仇敌忾,才汇聚成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强大洪流,铸就了抗战胜利的不朽功勋。
“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是太行精神的崇高境界。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将士,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1939年,朱德总司令提出“三不争”原则即不与老百姓争粮吃,不与老百姓争房住,不与老百姓争水喝。部队每到一处,必先解群众生产生活之难。1942年春,刘伯承、邓小平亲自指挥修建漳南大渠,历时14个月建成27华里水利工程,使沿渠3500多亩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水浇田。修渠时,官兵们以野菜黑豆充饥,毫无怨言,一心只为百姓谋福祉。太行人民也以无比的赤诚之心回报子弟兵,在抗战期间,百姓们自己“吃糠咽菜”也要全力支援抗战。这是“军民鱼水 情比金坚”的深厚情谊,是太行军民为了家国民族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必须赓续太行精神,砥砺奋进。
学习和传承太行精神,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抗日战争时期,从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磅礴伟力到开创战略战术创新,党的领导贯穿始终,成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中流砥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有赖于党发挥全面领导的关键作用,从经济发展到科技创新,从社会治理到文化繁荣,引领着我们坚定前行。历史深刻证明: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传承太行精神,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精神传承的正确方向。
学习和传承太行精神,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八路军将士与太行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这种鱼水深情,是太行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传承太行精神,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无论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社会保障,还是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都要以百姓心为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续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时代新篇。
学习和传承太行精神,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太行军民在极端困境中能够百折不挠,根基正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执着信念。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如同灯塔,穿透抗战时期的硝烟迷雾,引领军民以血肉之躯抵御外侮、以钢铁意志战胜绝境,成为太行精神的灵魂底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承太行精神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急难险重中让理想信念根深叶茂。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当更加深切体悟太行精神,将其融入血脉,让其在新时代的砥砺前行中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与力量源泉。(作者:张建宝,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曼媛,北京物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革命文化短视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22VSZ074)阶段性研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