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村级组织“选优配强”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村级组织建设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支点,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高质量党建始终是村级组织建设的核心动力,通过“党建赋能、机制创新、能力提升”三管齐下,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汇聚实干担当力量,才能持续巩固乡村全面振兴成果。

强化思想引领,夯实“选优配强”的信念根基。村级组织“选优配强”必须在选人用人上聚焦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全面贯彻“德能勤绩廉”的选拔导向。开展系统化、常态化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深化对“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的认知,夯实“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是增强村级干部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的关键,也是确保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根本保障。同时,村级干部培养应坚持政治信仰与为民情怀的统一,建立定期群众联系机制,制度化推动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把群众路线真正内化为行动指南,在政治底色与专业水平双提升的过程中,将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化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加快机制创新,丰富“选优配强”的科学举措。健全制度体系,是保障基层党建生命力的关键路径。一方面,必须加快构建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营造严肃、公正、阳光的选人用人氛围。在制度建设上,既要严肃党内法规的刚性约束,又要构建规范合理的选任流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守党内民主原则,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选拔“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进入干部队伍。在选人视野上,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既重视熟悉地方实际的本土人才,也大胆引进具有理论素养的年轻大学生,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干部梯队。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循思想政治、品德操守、带富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双好双强”标准,确保选出的干部经得住考验、经得起磨炼。通过制度创新和严格把关,真正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本领高强、群众信赖的村级干部队伍,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注重能力提升,强化“选优配强”的赋能支撑。在“选优配强”的同时,持续为村级干部充电赋能是实现高质量党建的重要保障。整合现有学习资源与平台,以教育培训为重要抓手,系统提升村级干部的政策理解力、治理创新力与群众工作能力。聚焦政策法规、乡村治理、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理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拓宽知识获取渠道,增强技术应用实效。同时,阶段性组织岗位比武、演讲比赛等实战演练,强化干部的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培育更多“实干家”。此外,深化“结对帮扶”,定期组织实地指导,让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党员传帮带,激发新老干部的共同成长。通过多措并举,持续提升村级干部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群众情怀,形成人才成长与基层发展的良性循环。

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必须全力做好村级干部选优配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情怀过硬的村级干部队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政策实践落实,切实呵护好广大群众冷暖需要,全方位彰显村级干部的先锋带头作用。

(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 宁宁)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