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人才工作的核心职能部门,必须强化政治担当,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为农业强国建设锻造堪当重任的骨干力量。
以政治建设引领"三农"干部队伍发展方向。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政治标准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的首课主课,推动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牢乡村全面振兴正确方向。建立政治素质考察清单化指标体系,在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农村改革等重大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干部下沉机制,推动年轻干部在驻村帮扶、集体经济攻坚中锤炼"三农"情怀,厚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价值追求。
以专业素养筑牢农业强国建设能力基石。面对农业现代化新要求,必须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化培养体系。聚焦种业振兴、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等前沿领域,实施"三农"干部专业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农科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基地三位一体的实训平台。完善干部交流任职机制,推动发达地区与粮食主产区干部双向挂职,促进现代农业理念与本土经验深度融合。建立乡村全面振兴"揭榜挂帅"制度,在乡村治理、产业振兴等关键岗位实行竞争性选拔,让专业干部在实战中增长才干。构建"导师帮带+项目历练+跟踪评估"的全链条培养模式,帮助干部补齐科技兴农、数字治村等能力短板。
以人才支撑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动能。破解乡村人才瓶颈需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政策体系。实施"人才强农"专项行动,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通过"候鸟专家""周末工程师"等方式导入高端智力资源。健全本土人才培育机制,依托职业院校建设乡村全面振兴人才学院,分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乡村工匠、电商达人等实用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基层更大用人自主权,推行"县管乡用""岗编分离"等灵活用人制度。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破除"唯论文"倾向,构建以实践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标准,让扎根乡村者"有为有位"。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组织部门要自觉扛起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政治责任,以更高站位谋划干部队伍建设,以更实举措集聚乡村全面振兴人才,以更大力度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将"三农"工作实绩作为领导班子考核重要内容,持续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三农"铁军,将规划蓝图转化为振兴实景,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篇章。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南雁镇人民政府 孙伟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