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纵深推进作风建设。文风连着作风,关乎党风、政风。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焦文章写作的全过程,切实做到立意精、行文短、表述实,以“好文风”扮靓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立意精。很多文稿粗读起来辞藻华丽、理论丰富,细看起来内容空洞、观点陈旧,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调查研究,没有把“文外”功夫下到位。党员干部要注重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树牢实干作风,实打实地到一线去,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找到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相关方,面对面地了解实际情况,摸清状况、提炼主题、理顺思路、明晰重点、找到症结,让深刻的文章立意“浮出水面”,让文章更接近实际情况。在对工作进行深入系统思考研究的基础上,再用朴实的语言讲道理、摆实情、明思路、列措施、提要求,多用事例、数据佐证,更能提高文稿的说服力和厚重度。
行文短。所谓“惜墨如金、要言不烦”就是指,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以最精练的语言体现最大的信息量。文章写作不能摆“花架子”,要少写空话、官话、套话,要避免“长篇累牍”的“浮夸风”、戒除“拖泥带水”的“绕弯子”、摒弃“避重就轻”的“假把式”。需要指出的是,撰文既不能“一写就收不住”,也忌讳“一短就说不清”。党员干部在文章写成后,不妨多看看,多改改,反复凝练语句,去掉冗余文字,做到简明扼要、文约事丰,避免穿靴戴帽、拖泥带水,以求干净利落,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反映最真实的情况。
表述实。文章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文风不实,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是我们党之大敌、人民之大敌。文稿写作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构思、抓住要害落笔,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贴近人民群众,多一些用事实说话的“干货”,少一点对文辞的咬文嚼字,把行文的重心放到把情况讲清、问题找准、对策提实上,做到观点实际、词句务实、内容详实,这样的文章才会让人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从而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