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民营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彰显了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个没有变”,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在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极大提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信心,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蓬勃发展。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强调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占国民经济分量大幅提高,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50.4万户,占全国企业总量由2012年的79.4%提高至2024年的92.3%。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超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90%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由2012年的62.4%扩大至2024年的92%以上。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5%,连续6年保持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
令人鼓舞的是,民营企业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彰显强劲活力。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开源大模型崭露头角,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表现亮眼,市场对我国高科技企业估值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每10个新开发的产品中,就有8个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还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中展现出蓬勃活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充分说明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创新意识强,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面向未来,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新空间。2025年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第一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第一次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持续加力破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障碍,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持续加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全面实施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持续加力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持续加力落实各项纾困政策,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等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释放内需潜能,将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空间。
民营企业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自主创新,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用力,专心致志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股东行为、强化内部监督、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不断完善劳动、人才、知识、技术、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使用、管理、保护机制。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民营企业要科学应变、创新求变,不断提高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我国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争先,创造了辉煌业绩。面向未来,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要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抓住时代机遇,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奋力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本文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责编:周素丽/美编:石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