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江苏高邮:“讲调议”三项发力,“银龄行”群众叫好

近年来,江苏高邮市深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推动“银龄行动”融入其中,充分发挥广大离退休老同志银龄智慧,创新打造“清风宣讲团”、“银驿解”人民调解、五老圆桌议事等特色品牌,为实现基层互融共治持续注入银发力量。

“微视角”讲活“大道理”,银发强音聚人心

“高邮战役这段历史,已经成为宝贵的革命资源。”讲台上,“清风宣讲团”成员徐松正在为卸甲镇青年干部们讲述“高邮战役”的里程碑意义。高邮市注重发挥老干部政治理论优势,先后组建了“清风宣讲团”“菱来讲”等一批银龄志愿服务宣讲团,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家风等内容,累计入村、入企、入校开展“一刻钟”宣讲活动44场,服务基层干群4000多人次,以“微视角”讲活“大道理”,用“乡音”传递“党音”,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高邮镇、临泽镇等地发挥陈新、薛启松等众多老党员特长,通过“理论+文艺”形式,将党史故事、文明新风、村规民约等内容改编成“三句半”“小快板”等,两年多来在村、社区间巡回宣传,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老管家”展现“新活力”,银龄调解促和谐

“老王啊,下水管道是公共设施,维修产生的费用需要楼上下邻居共同承担,修好了是大家都得利的事情呀。”为解决因下水管道维修费问题产生的纠纷,大淖社区银发调解员老高正在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高邮市“银驿解”人民调解项目实施以来,199名银龄人民调解员积极融入社区日常工作,帮助协调矛盾纠纷1200余件,涉及资金上百万元,真正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好事”。汤庄镇充分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打造片区综合攻坚站,为老同志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拓宽舞台。结合“智慧汤庄”移动应用平台,通过片区攻坚站“接单+出单”完成处置闭环,实现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

“小庄台”变身“大讲台”,银智金言助发展

“村里通往省道的小路该修修了,下雨天全是泥沼,通行不安全,不如直接修成水泥路。”在高新区孙巷村,村民们正团坐一起发表意见建议。高邮市坚持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发挥老同志经验优势、专业优势,鼓励他们围绕强村惠民等主题建言献策。在田间庄台,菱塘回族乡老干部们主动开展现场调研和座谈,建议将向上争取到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0万元用于实施水产品深加工项目,每年为当地稳定增加村集体收入28万元。汤庄镇创新引入“社区监督员”,在全镇2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张贴“民意速达”二维码,邀请6名老同志担任“社区监督员”,及时收集民情民意、实地调研解决问题。

下一步,高邮市将进一步推进“银龄行动”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银发之智”助力“基层之治”,为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高邮新实践精彩篇章增添银发动能。

(作者:钱叶波 鲁凯)

[责任编辑:李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