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一头连着党风政风,一头牵着民生民心,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谋的是人民“好日子”。党员干部要以“紧”字统领,接续传承好勤俭节约的“传家宝”,通过厉行节约,重塑党政机关的行为准则,推动党风政风的清正、党心民心的凝聚。
思想“紧一紧”,行动才能“快一步”。要真正想过、会过、肯过“紧日子”,就要做到思想道德自律,不为私欲所惑,从生活小事、工作细节入手,带头践行勤俭节约。要深学细悟《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在工作中比里子不比面子、比实效不比口号、比作风不比作派,把节约视为展现党性修养和为民担当的责任来履行、落实、坚守。要养成厉行节约的良好习惯,使之成为新征程上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融入血脉。要始终保持清醒,摒弃“大手大脚不算错”的错误观念,打破“铺张浪费无所谓”的麻痹思想,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
制度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坚实保障,既在于科学完善的“立”,更在于不折不扣的“行”。要与时俱进完善经费管理、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资源节约等制度。进行深入自查自纠,看看哪些方面还存在制度软肋,哪些方面还存在风险隐患,哪些方面还要持续完善。要提高前瞻性,对新型电子礼品、虚拟消费等隐性浪费,从制度上筑牢“防火墙”。要强化制度刚性,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每一项规定都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节约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铺张浪费有极强的广泛性、顽固性与反复性,要树立系统观念,综合施治。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进行靶向治理,探索方法路径提升监督质效,强化贯通协同凝聚整治合力,有效遏制铺张浪费的作风之弊。大力构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立体监督体系,推进“制度约束+科技赋能+社会参与”的多维度监管模式,让浪费行为无所遁形。要坚持严查严管,紧盯各种隐形变异的铺张浪费和奢靡享乐现象,严肃查处、通报曝光,以严格有效的监督、务实有力的整治,促进党员干部崇俭戒奢、克贪止欲。
厉行节约不是为“紧”而“紧”,而是为“攒”而“紧”,攒实“好日子”的家底,把更多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上,“紧日子”才是过到实处、过出实效。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有限的资源资金、人力物力用到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要勇于探索实践,善于在非刚性支出上做“减法”,在改善民生支出上做“加法”,将更多资源用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福祉上。要健全事前评估、目标管理,事中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制度链条,通过科学管理实现资源更优配置,更好更多惠及民生。(作者:吴昌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