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党建引领聚合力 庭院经济焕生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需充分发挥“红色引擎”作用,通过统筹资源、培育人才、创新治理,将“方寸庭院”转化为“经济引擎”,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统筹盘活“沉睡资源”。庭院经济虽“小”,却是乡村经济大棋局的关键落子。庭院经济的潜力在于盘活“沉睡资源”,而党建正是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的“金钥匙”。基层党组织要立足全局视野,将庭院经济纳入乡村振兴整体规划,通过组织的领导和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变“分散经营”为“系统布局”。要摸清资源家底,以党小组(党支部)为单位,对农户庭院空间、劳动力、特色产业等开展全域摸排,绘制“资源地图”,明确“一户一策”发展方向。要强化规划引领,联合农业、文旅等部门,制定庭院经济专项规划,推动“庭院+种养殖”“庭院+手工艺”“庭院+电商”等多元融合,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创新经营模式,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或联合体,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整合零散庭院资源,统一品牌打造、技术标准和市场对接,破解“单打独斗”难题。

人才培育激活“头雁效应”。基层党组织需充分发挥“人才孵化器”作用,打造“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人才矩阵,为庭院经济注入“源头活水”。要建强“红色头雁”队伍,依托乡镇党校、农民夜校等平台,开设庭院经济专题培训班,围绕电商运营、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等技能,靶向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开展“双招双引”,设立“党员人才工作站”,吸引乡贤能人、返乡青年、职业经理人等加入庭院经济产业链,推动“资金回乡、项目回引、人才回流”。创新“传帮带”机制,组织党员技术骨干与农户“一对一”结对,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市场分析,形成“党员带农户、强户带弱户”的帮带链条,确保“户户有技术、家家懂经营”。

文明治理夯实“发展根基”。乡风文明是庭院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基层党组织需将文明治理融入庭院经济发展全局,以“软环境”提升“硬实力”,打造“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的良性生态。要用好村规民约,将庭院经济经营规范等内容纳入文明合约,明确卫生标准、经营秩序和生态保护要求,通过党员示范户挂牌、星级评比等方式,引导农户“庭院干净、诚信经营”。要用好示范引领,设立“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带头践行绿色生产、诚信经营,通过“亮身份、晒承诺、比成效”,形成示范效应。要建强“红色文化阵地”,在庭院经济示范点嵌入党建文化元素,通过设立“党员直播间”“非遗传承角”等形式,既弘扬传统文化,又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经济增收”与“文化铸魂”双赢。

庭院虽小,大有可为。以党建引航庭院生金,需在“统筹资源”中激活潜能,在“培育头雁”中汇聚动能,在“深耕文明”中夯实根基。唯有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方能实现“盘活一院地、激活一方产、带富一方民”的愿景,让“方寸之地”奏响“生金之歌”。

(作者: 陈俊升,中共云南省开远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