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人大常委会大力实施机关党建创优工程“五大行动”,坚持末端落实,推动民生福祉提升,做实做细新时代人大工作。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135次,代表主动走访、接待选民3400多人,收集反映群众意见建议590余条,参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个,切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219件代表议案建议已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达100%,一大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提高政治站位,实施“铸魂”行动
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深化运用“五学联动”机制,全面落实“第一议程”制度,在学思践悟中把准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能力。全面履行领导责任,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要求,确保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人大工作之中。区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使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带头执行党的决定的坚强阵地。重新修订完善《丛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和《丛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党建工作与人大工作深度结合、相互促进。
紧扣中心大局,实施“融合”行动
找准人大工作定位,动员党组成员深入项目现场、村居一线,联系委员代表,征集议题、听取意见,并组织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做好全年“一要点、四计划”工作安排,以区委红头文件印发全区实施,实现人大履职与“一府一委两院”重点工作同题共答、同频共振。聚焦年度计划和民生关切,以“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销号制”压茬推进,接续开展“联动监督”“专项监督”,真督实查,有效破解各领域难点、痛点、堵点。构建“4+6+1”闭环监督新模式,把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专项监督与综合监督有机结合,听取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工作评议、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和问题整改“回头看”有效融合,增强监督“深度”。
坚持固本培元,实施“强基”行动
充分发挥党组领导作用,每年年初召开人大机关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定期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党建等工作,听取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和机关党支部工作情况汇报。大力开展“大调查、大研究、大破解、大成效”“四大”活动,重点围绕项目建设、生态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等16个方面的调研课题,提出对策建议62条。制定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纪律作风十项措施,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校正言行,提供严明纪律保障。
保障代表履职,实施“为民”行动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实施人大代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不断把思想铸魂、理论武装、履职能力建设引向深入。制定《关于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决定》《关于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实践点”,奋力打造基层民主最佳实践地的指导意见》,推动代表履职规范化。推动全区代表“实践站”“实践点”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融合共建,引导678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分片入站。创新构建“两官释法+代表说理”的解纷模式,开启“司法为民直通车”,实现“1+1>2”。围绕推动代表议案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紧盯“提、交、办、督、评”各环节全链条协同发力。严格落实“三问五办”和重点建议督办机制,年度代表票决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厚植清廉沃土,实施“清风”行动
深耕组织领导“责任田”。始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作为最大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常态化机制,利用工作例会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人大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人大工作制度相结合,完善机关党建工作、工会工作、机关管理工作等5个方面16项措施。用好用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将“第一种形态”的运用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定期谈话提醒、重要节假日前提醒制度,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不定期开展日常监督并每季度进行情况通报,引导党员干部思想上明辨是非,行为上坚持原则,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守住纪律底线。
(作者耿温东系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耿温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