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深耕·细作·易耨”助主题教育“壮苗增穗”

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主题教育,目前,第一批主题教育已接近“尾声”,第二批主题教育即将拉开序幕接棒“登场”。与第一批主题教育相比,第二批主题教育层级下移,涉及范围更广,涵盖对象更多,同群众联系更直接,面对的矛盾更复杂。为确保第二批主题教育落到底、不走样,交出人民满意答卷,党员干部要精心耕耘,下好“深耕、细作、易耨”三种功夫,助力主题教育“壮苗增穗”。

深耕理论学习,凝心聚魂筑牢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党员干部要把“学思想”摆在首位,增强高举旗帜、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学习过程中,要避免走形式、装样子、务虚功,力戒断章取义、不懂装懂,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在整体把握与融会贯通上下苦功,学出理论上的清醒。要聚焦新时代新使命,通过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将自己摆进去、将职责摆进去、将工作摆进去,不断掀起“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火花”,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才能真正通晓理论精髓、掌握精神要旨。“魂固才能神聚,根深方能叶茂”,党员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铢积寸累、日就月将,使科学理论真正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细作调查研究,践行宗旨为民造福。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走好群众路线的必修课,防止“作秀式”“盆景式”“蜻蜓点水式”调研,要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第一信号,注意多倾听、少讲话,发现“真心声”“真问题”,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调查研究是党员干部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要俯下身去实践、沉下心去思索、用足劲去钻研,坚持辩证思维,做到统筹兼顾,既分析总体的情况,又深入解剖麻雀,透过现象看本质。党员干部要以“小学生”的姿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实践形成的宝贵经验,从中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转化成科学决策、精准举措,切实做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易耨沉疴顽疾,廉洁奉公树立新风。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作风建设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党员干部要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持续纠治“四风”,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廉洁奉公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员干部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认真开展党性分析和检视反思,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时刻紧绷纪律规矩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要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以自身过硬的言行举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圈”。(临翔区融媒体中心 沈梅 赵国威)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