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清化收”让郭村镇“家底”更厚实

“以前确实不知道啥是‘清化收’,后来看村里处理了几起违规合同和几个‘赖账户’,才慢慢了解了这项工作,现在大家伙都知道这是一件有利于我们村发展的好事儿。”提起村里的“清化收”工作,山西省长治市沁县郭村镇村民满意地说。

郭村镇下辖15个行政村,2021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10万元以下的村12个,农村党组织普遍面临“无钱办事”的困境。省市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以来,郭村镇党委按照“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以圪垯村为“清化收”工作试点村,全面开展清化收工作,清理历史遗留的问题合同,收回历史欠账,盘活固定资产,有力破解村党组织“无钱办事”困境,提升村党组织凝聚服务群众的能力。

抓好顶层设计拧紧“责任链”

郭村镇党委统一指挥,成立镇村两级工作专班,通过从五方面查合同、四级研判、分三类施策、抓住两个关键、形成一合力,为村级集体经济扫清障碍。

五查底,审查合同签订是否履行民主决策,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合规,审查合同内容是否要素齐全,审查合同价款是否如实缴纳,审查合同档案是否及时上交归档。

四研判,根据合同复杂程度逐级研判,首先由村“两委”干部组织对合同进行分析认定,复杂疑难问题合同上报镇党委进行分析研判,特别复杂的提请县专项行动法律保障组裁定,仍无法有效认定的合同向法院提起诉讼进行最终判定。

三施策,根据合同问题严重程度提出三类解决办法,对价格低、期限长、私自变更用途等违法违规合同予以清退,对合同签订不规范、内容不完备的合同重新签订,对口头协议和应签未签合同进行补签。圪垯村在审查经济合同时发现有七份期限30年的机动地承包合同仅有前十年的租金收据,走访时任干部确认合同真实存在后,督促7名承包户补缴合同款7600元,并补签剩余最后3年的书面合同。

两关键,在清理问题合同的具体实践中,第一个关键是党员要带头清,圪垯村在排查不规范合同时发现,两份问题合同当事人是支部党员。支村两委从两名党员入手,随后在清理不规范合同专题会上,两名党员带头缴纳拖欠租金,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第二个关键是具有代表性的钉子户重点清,村民李某伟认为自己承包的5亩河滩地地力条件差,以各种理由拒绝补缴合同欠款。支村“两委”从实际出发,通过走访时任村干部了解合同签订时实际情况,测量合同土地面积,估算土地承包期间收益情况等方式,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该村民补缴拖欠租金,在原合同价格基础上上浮30%重新签订合同。

一合力,镇村两级干部、帮扶队伍、网格员等协同作战,形成一个合力。在圪垯村“清化收”工作中,包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参与每一次“清化收”专题工作会,主动公开个人电话,听取村民建议,接受群众监督。面对老百姓的疑问和不解,一条一条找法律条款和政策规范,耐心讲解当前政策,有效化解矛盾,未发生一起信访案件。

坚持稳妥推进打好“组合拳”

清缴债权。核销一批,债权人已经死亡的,经乡镇审核同意后按照程序进行核销;抵扣一批,机关、事业单位、村委干部欠款的,逐笔采取工资抵扣等方式一次性回收;减免一批,三类户、困难群众陈年欠款数额较少的,村“两委”协商适当减免;对冲一批,对于不同成员户之间有债权,也有债务的,积极引导本村债权人和债务人相互协商,予以抵消对冲;清缴一批,对有还款能力,但采取经济、行政手段收欠无效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法律程序,依法清收。

化解债务。还上一批,对于部分因公益事业施工方先行垫资形成的债务,如因移民房建设、自来水改造、集体经济项目等专项资金未及时下拨形成的债务,村两委应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了解款项进度,及时化解。分期一批,对于债务额度较大无法一次还清的债务,可与债务人协商分期还款,新盛村在化解光伏修建形成的债务时,就通过与施工方签订两年光伏收益用于偿还拖欠款项协议的方式化解2.3万元债务。严谨违规举债,通过规范“三资”管理制度,严格限制村干部举债办事。在排查债务中发现,圪垯村是全镇唯一一个没有债务的村,圪垯村的财务管理在全镇进行推广。

强化公平公正算好“明白账”

测量土地,公平公正。一把尺子量到底,土地重新丈量公开透明,“清化收”工作开展后,全面普查,镇村工作专班通过1:2000土地确权图斑进行全面普查,对全镇4223个地块图版全面摸底,对村民反映强烈的地块问题,成立了由村务监督委员和合作社监事会组成检查组,不留死角地彻查,确保土地确权公平公正。

合理合法,公开透明。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按类区分,按计划推进。通过会议确定——线上线下公示——群众反馈——会议修正——再次公示等程序,确保政策公开、问题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信息公开,最终确定了新增地源具体地块面积和土地发包方案,为新增地源收费提供了依据。

公开竞价,高度透明。郭村镇在研读市、县两级清化收方案、参考相邻乡镇的新增地源收费办法后,最终确定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对所有新增地源进行发包。土地公开竞价方案及发包合同的制定由专业律师把关、土地发包公开竞标会由司法局公正处人员全程视频记录留底、律师参与土地发包合同签订,确保土地发包全程合理合法。采用公开竞价发包办法后,圪垯村所有集体土地均顺利发包,部分地块甚至拍出了每亩800元的高价,仅机动地发包,为村集体收入增加4.2万元。

建章立制,巩固成果。为确保“清化收”工作取得实效、长期运行,村“两委”将集体资产“清化收”过程中的每一项程序都形成规范性制度。征收工作中收费行为全部通过标准化流程议定、书面化证明留档。每次会议都由文书员做会议记录,参会人员全体签字;每项收费都由村会计开具村集体专用票据;每次公示都有照片留底,规范签订合同。合同的签订由承担经济职能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农户签署一式四份的土地发包合同,甲乙双方留存,报镇经管站和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备案。

一着硬招,激活全盘,郭村镇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集中行动,清理不合理的经济合同13份,化解债权23条,收回集体土地1114亩,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0.68万元,扭住了村级增收的“牛鼻子”,激发了村级发展新动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保障。(中共沁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