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公道正派是为政之道、成事之道、为民之道。坚持公道正派,才能真正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帮群众之所需,不偏不倚,公正为民,为党和人民服好务,为事业发展献好策。
公道正派首先要公正用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风向标,各级党委要坚持公正用人,对干部要不偏不倚,选干部、配班子,都要真正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期盼出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人岗相适,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严到底,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切实把好关、尽好责。
公道正派就要砥砺正气。正气充盈,则邪气不侵。党员干部要做到公道正派,就是要砥砺浩然之气,确保自己始终正气充盈。在面对不正之风时,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讲究斗争艺术,掌握斗争本领,提高斗争精神,绝不同流合污,绝不泥沙俱下。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公道正派,就是要严格按规矩办事、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坚决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既要为那些个性鲜明、有魄力、有能力干事的干部说公道话,理直气壮地支持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干部,不要当老好人。
公道正派就要甘于奉献。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作为公职人员,要甘于为事业添砖加瓦,勇于做抱薪者。古人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组织上也要重视那些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干部,大力挖掘这些典型事迹,大力宣传这些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起一种良好的、正向的舆论氛围。同时,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也要把名利想得少一些、看得淡一些,把工作想得多一些、看得重一些,保持一种空杯心态。(作者:夏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