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学术前沿 > 第1月上期 总第 209 期 2021年1月13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

2035远景目标:新的历史方位与新的时代使命

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 刘红凛 【摘要】要深刻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2035年远景目标,既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深刻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显著特点与目标要求,也要从党的初心使命角度深刻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连续性与发展性,还要深刻认识实现远景目标面临的国内外挑战与突出问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在坚持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下,根据新发展要求...

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赵可金 【摘要】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政党。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目标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新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推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中国共产党承担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要求建立一个有权威的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挑战,不断加...

坚持“三者有机统一”:迈向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政治逻辑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虞崇胜 【摘要】在我国迈向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有三个关键词及其逻辑关系决定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前途和命运,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者有机统一”是基本政治原则,展开后是一个由“四梁八柱”构成的政治逻辑链。“四梁”是指党委领导、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政协协商。“八柱”是指人民有所呼、人大有...

论党的自身建设与2035年远景目标的实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海青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表现出非常鲜明的政党领导、使命驱动特征,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水平对于中国现代化蓝图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实现2035年的宏伟蓝图与远景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至为关键。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目标和任务,要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

2035:法治中国的远景展望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付子堂 【摘要】两个“基本实现”和三个“基本建成”是2035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法治中国建设的远景目标,为我国的法治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其中,三个“基本建成”是法治本体层面的建设目标,是法治中国的骨架与血肉本身;两个“基本实现”则是法治价值层面的建设目标,是法治中国的精神与追求所在。通过梳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提出时间点,可...

党在新发展阶段征程中将更显风华正茂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颜晓峰 【摘要】党的领导是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进入新发展阶段,更是要强化党的领导,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党更有信心和决心,实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社会主义新的宏伟事业双飞跃。党的领导力在新的伟大实践中锻造强化,党必将更显风华正茂。 【关键词...

从百年华诞走向现代化远景目标

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 商志晓 【摘要】历经百年风雨的中国共产党,正从百年华诞走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从百年辉煌奔向光辉灿烂的未来。中国共产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有着百年积淀、基础坚实而成就卓著的新起点,是有着百年历练、经验丰富而信心倍增的新起点,是有着百年筑底、贯通历史而朝向未来的新起点。中国共产党制定五年规划,谋划远景目标,开启全面建设...

2035年民生发展前瞻:美好生活与人的尊严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教授 唐任伍 【摘要】2035年中国将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民生救国、民生立国、民生富国之后,迈入民生强国的发展阶段。民生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信、骨气和价值“尊严”。2035年中国将以民生基础更加坚实完善、收入消费更加充盈宽裕、居住出行更加舒适便捷、文化教育更加丰富优质、安全健康更加牢固...

“两个大局”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意识自觉到责任担当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沈 伟 【摘要】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盛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受阻、全球治理赤字扩大;民粹主义兴起,单边主义加剧,主要西方国家政府以零和博弈为出发点,高度关注国家利益而非跨国和全球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道德理念和建构方案,针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两极分化、全球矛盾、失灵的多边...

学术大视野

民法典实施要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孙宪忠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既是民法典编纂的指导思想,也是民法典实施的指导思想。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次民法典编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仅改造或者更新了传统民法的一些制度,还作出了一些很有意义的创新。在实施民法典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和吃透这些改造、更新和创造性规定的含义,把立法...

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三重逻辑:历史、理论与实践

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 佟德志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历史逻辑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境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逻辑在于党与人民的关系及其相关处理。在治国理政的实践当中,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与领袖、党员领导干部、党员构成的同心圆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