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国家治理 > 第15期 总第 423 期 2024年8月11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治理眼

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们把这段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月3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相联系,可以更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理解“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专栏

完整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这...

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摘 要:“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是有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表述,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国家治理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基层治理领域的创新发展就是对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破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体制机制难题的制度性回应,充分反映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治国理政实践规律...

特别策划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力量

摘 要:经济体制改革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牵引作用,其重要性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经济领域改革中处于关键地位,而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也处于重要地位。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牵引力量,为其他经济领域的改革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各方面改革的协...

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在供给端决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又决定科技创新的进度与强度。惟有大力推进改革,才能使教育、科技、人才真正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通过“科技强”...

深刻把握注重全面改革的理论意蕴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以“五个注重”为特点的内容摆布,“注重全面改革”是其中之一。注重全面改革是践行党的执政使命的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强化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有效构建新安全格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开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章节,对今后五年的国家安全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本文从梳理统筹发展和安...

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党对改革的领导,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始终锚定清晰目标、始终依靠人民群众、始终凝聚共识合力,保证...

名家谈治

在高水平教育开放中加强“双一流”建设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高水平教育开放已具备坚实基础和良好环境,同时也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时代使命。“双一流”建设高校要走在高水平教育开放最前...

治理观察

文化产业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摘 要: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兼具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其内蕴的本质属性使其成为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动能。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导致其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一定现实挑战,如文化产业效能不足、文化产业数字鸿沟、文化产业价值弱化等。基于此,推进文化产业效能发挥、推动文化产业数字生态优化、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

科学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智治体系

摘 要:在我国,基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的主要抓手是“大调解”机制。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前沿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众多城市开始积极探索将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新路径。浙江嘉兴地区探索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智治”,基本实现矛盾纠纷业务处置线上掌控,提高纠纷处置流程效率;基本实现矛盾纠纷数据全共享,为矛盾纠纷化解“智治”提供强...

国家治理研究院——《国家治理》创刊十周年专论

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基层韧性治理的创新思路

摘 要: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根基和保障,只有不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体系的韧性和适应性,才能持续强化国家的总体安全和整体稳固。新形势下,公共安全日益呈现政治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基础性等特征。因此,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要求,构建全过程、全主体、全方位的应急管理体系,才能系统地增强基层公共安全体系各要素的能力,提高各要素...

夯实市域韧性治理的基层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

国是纵横

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

摘 要: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程。近年来,蚌埠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系统思维,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圳宝安:生产性服务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摘 要: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对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安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是深圳的工业大区和制造业大区,拥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宝安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