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国家治理 > 第31期 总第 343 期 2021年8月21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讨

让伟大建党精神在新征程上发扬光大

摘 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一个只拥有几十人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离不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如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能否因势而变、与时俱进,克服一系列严峻考验,应对好未知风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加需要我们居安思危、发奋...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形成的逻辑理路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科学论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并非历史的偶然,其在逻辑理路上包含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四个维度,是百年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探索的适合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逻辑理路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7...

主题策划

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点与难点

摘 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依赖于更加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为此,要正确认识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以人口流动为载体重塑新的区域发展优势;同时建立标准的区域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区域政策的目标对象,逐步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政策调控机制。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摘 要:“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步走”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当前,对标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仍存在差距,应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着力在交通一体化、生态联防联控、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把握区域协调发展规律与趋势,努力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京津冀协同...

发挥人口集聚效应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群和都市圈

摘 要:城市群和都市圈作为新一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代表,在新发展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人口快速地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城市和区域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在人口加速流动的背景下,应进一步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挖掘城市群、都市圈人口集聚红利潜力,打造城市群和都市圈高质量空间治理体系,构建高质量、智能化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群和都市...

技术赋能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摘 要: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是都市圈城市群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高新技术赋能,城市之间突破了外部行政区划界限,改变了城市内部结构功能,有效引导公民参与城市治理,并强化了城市风险防控。但是也不应忽视技术赋能城市治理带来的一系列挑战,要从健全技术制度体系、加快推动数据开放、规范算法应用、平衡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等方面入手,把握发展机遇,更好化解风险挑战,推动都市圈城...

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

摘 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区域特色发展战略,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乡村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层单元和承载主体,拓展区域协调发展新场景需要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掘乡村地区的比较优势,以乡村产业特色发展激发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夯实区域协调发展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通过城乡人才跨区域流动,形成均衡协调的人口...

以城乡融合发展助力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摘 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建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但从现实情况看,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仍然呈现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内在潜力难以...

治理观察

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摘 要:实体经济是创造社会新财富的核心部门,要让实体经济成为创新的主战场,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畅通“双循环”的关键在于强化实体经济的科技支撑、促进传统实体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夯实实体经济发展的制造业基础以及营造实体经济良好发展的环境,最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实体经济 新发展格局 制...

如何增强基层减负的获得感

摘 要: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基层负担明显减轻,但是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减负的获得感并不高,这同基层负担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基层减负的可持续性不强、基层减负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有关。可以基于行政负担理论,从学习成本、合规成本、心理成本等方面对基层负担进行研究与分析,从简政放权、增强上级领导干部共情体验、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深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