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国家治理 > 第32期 总第 104 期 2016年8月28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评价排名

中国的全面小康指数

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在国内现有相关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构建了“全面小康指数体系”。在对22位相关领域专家、全国1065位城乡居民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具体指标的权重。通过开展测评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

前沿理论

关于我国生态治理的若干理论思考

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生态意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具有显著的亲生态属性。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揭示了私有制对人和自然实施着“双重剥削”,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存在则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双重解放”。由于稳定性、低逐利性和有利于保障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的优越性,相较于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往往能够做出亲生态的最优选择。

治理之道

空间分布视角下的中国人口结构布局

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夯实产业基础。同时,加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逆转“中部塌陷”局面,应当加强地区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建设,鼓励外来人口迁入和定居,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本地化,并引导区域内人口均衡分布。

治理观察

农村居民煤炭消费: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农村居民大量的煤炭消费是引起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物质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各地区煤炭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气候条件的不同则是产生各地煤炭消费差异的原因。因此,为保障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因煤炭消费引起的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空气污染,我们必须及时抑制其煤炭消费持续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