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6月上期 总第 671 期 2020年6月16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 推进政党治理制度化、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理事长 靳 诺 【摘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是锻炼队伍、化解风险的现代治理选择,也是培养训练有素干部队伍的关键之策。通过这一制度建设使“五重机制”协同发力,即使命引领确保奋斗目标的统一,锤炼政治品格设定能力素质的标准,成就激...

弗洛伊德之死的启示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发了全世界人们发自内心的悲痛和愤怒,爆发了全美和多国的抗议示威。这事件的意义:它标示着人类的历史,应该遵循公正、平等、友好的道路前进。所有往昔对黑人和有色人种的残暴、杀戮、欺凌的历史应该彻底终结。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必须实现的、毋庸辩说的根本政治的、道德的、伦理的底线。 黑人所经历的苦难历史,在弗洛伊德被锁颈七分钟时的呼喊:“我...

特别策划

美国抹黑中国的动因及逻辑

国际格局东升西降、新旧力量此消彼长,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的调整变革时期。作为经济大国的中国之崛起,是二战以来国际社会的一大重要事件,而国际力量对比也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其与西方国家在尖端科技、贸易和金融等一些关键领域的差距不断缩小,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实力虽依然...

警惕西方对华“无脑黑”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极端鹰派政客和机构,奉行对中国的舆论遏制和意识形态渗透战略,歪曲夸大与中国相关的负面新闻,甚至制造谣言对中国进行恶意抹黑。西方对华“无脑黑”是欧美国家流行已久的“黄祸论”在百年未有之国际变局下的畸形产物。在西方国家的舆论攻势下,中国应有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国际舆论平台,进行及时有力的反击,为我国深...

美国抹黑中国的新表现与新特点

【摘要】近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国际舆论场上的优势地位展开对华舆论攻势,就病毒来源、疫情发生、疫情信息、中国援助、中国与世卫组织关系等方面肆意抹黑中国、污蔑中国,其种种言行举措呈现出攻击中国政治体制、诋毁中国国际形象、动员美国全社会力量及其他西方国家参与对华舆论战等新特点和新趋向。究其本质,美国特朗普政府因大选需要而甩锅中国,是其直接动...

美国敌视中国的国际背景和逻辑根源

【摘要】近年来,美国为了打压中国,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抹黑中国的机会,不断歪曲事实和制造谣言来攻击中国的内政外交,恶化了中美关系,毒化了国际舆论环境。美国抹黑中国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逻辑根源。首先,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西方担心既得利益和权力丧失;其次,美国右翼势力抱残守缺、顽固不化,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

美国对华态度趋硬的多重动因

【摘要】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美国对华态度趋于强硬有多重动因,其中制度与经济是两个重要方面,而制度对立是根本性的,将长期发挥作用。制度对立影响美国对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判定,制约对华战略信任;促使美国鹰派谋求与中国打新冷战、实现经济“脱钩”。但是,对总统特朗普来说,出于美国经济利益以及其竞选连任的考量,美国需要与中国保持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经济关系,并且从...

美国政客抹黑中国有何社会文化根源

【摘要】美国主流思想与多种思想流派并存,人民的思想观念多样化,普通民众与官方有许多不同的声音和观点。特朗普启用的蓬佩奥等极右鹰派政客,既不能代表政治反对派,也不能代表有良知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更不能代表美国人民。美国国内对中国的态度和立场是多样化的,中国应当分出不同层次,分门别类地区别对待,推动中美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全球性危机。 【关键词】美国...

中国形象的“他塑”与“自建”

【摘要】面对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战“疫”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应有姿态。但从国际涉华舆情来看,言论多元,褒贬不一,对外传播中仍然存在隔阂、误解和偏见。对此,主流媒体、外宣单位积极发声,普通网民“回怼”污蔑抹黑言论,在驳斥谬误、澄清事实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形象的“自建”,更应注重以情动人,将正面引导与信息...

中美竞争加深将如何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摘要】伴随中国的快速崛起,打着“美国第一”旗号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以中美经贸问题为突破口,在安全、政治、航天航空等领域与华展开全面竞争,并不断以各种方式抹黑打压中国,为中国崛起制造障碍。中美间战略分歧加大、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发生重大变化、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出现动摇,是当前中美竞争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也使两国关系走到了一个新的“...

中美关系路在何方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从“物质性能力”和“非物质性能力”双重层面深刻影响了中美实力对比变化,也无情地撕开了美所谓制度优势的“皇帝新衣”,使得“美式民主”“美式文明”的弊端原形毕露。中美关系由此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目前的中国正沿上升路线不断发展,而且也已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主动塑造中美关系的能力,无论是对抗还是合作,我们都应保持足够的战略自信。可...

西方的疫情政治攻势与中国的应对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少数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从舆论、外交、安全等领域对中国发起疫情政治攻势,中国与西方的疫情政治斗争正从遭遇战、阻击战发展到总体战阶段。西方疫情政治攻势主要表现为八种谬论,行使的是四种伎俩,形成了五步连环的方法论路线图,充斥着反智主义、反理主义、工具主义的认识论迷思。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正确的斗争原则,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做...

人民智库报告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青年群体参与——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应对为例

重要发现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青年群体普遍愿意为政府建言献策,高学历、高收入、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年群体发声意愿更为强烈。 在表达方式上,底层青年更认同联系官媒、政府、人大代表等传统方式;转发“热帖”、网上“拉群”、网络签名等网络自发方式更受中上层青年群体认同。党员、党政干部等体制内青年群体更认同传统发声方式;民主党派、企业青年等党外及体制外青年群体更认同...

热点述评

从“六稳”到“六保”,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摘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兜住民生底线,筑牢民生“安全网”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从“六稳”到“六保”,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做到“六保”,“六稳”的目标也就容易实现。 【关键词】“六稳” “六保” 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

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重要战略宣示

【摘要】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明确宣示了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坚定了对外开放的信心,为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坚定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宣示。...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如何实现

【摘要】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基本观点。要立足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三个方面,彰显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关键词】关键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307 【文献标识码】A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攻关关键核心...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多维度特征

【摘要】食品安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但权利无法超出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文化发展。当前我国食品安全仍处于矛盾多发、风险高发期,食品安全基本有保障,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食品安全涉及科学技术、社会心理、政治经济多个方面,从物质、意识、制度维度把握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的风险特征,有助于精准...

民生民意

复杂环境下的消费提振与经济发展

【摘要】消费是我国经济、产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源泉。疫情危机后,提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消费券短期刺激消费,可以尽快启动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周期,但打造国内经济循环市场,冲抵国外疫情对外贸的影响更为迫切。投资民生、保障民生,提高国民劳动收入份额,是释放国民消费潜力、形成新的复杂环境下国内经济平衡的关键。打造中国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逐步建立国民对...

刺激政策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的预期增速目标难以完成。如果一定要用经济刺激政策保预期增速目标,必须出台力度特别大且强度要超过2009-2010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是,通过强度更大的刺激所实现的GDP大幅增长,会过度透支各方面的政策,导致政策效应急剧弱化并加大系统性风险。因此,尊重经济运行规律,着眼经济自我回升而精准施策,或许更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

消费如何塑造个体身份认同

【摘要】在消费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生产能力已经不足以成为人们进行身份认同的唯一依据,人们会通过一定的消费行为来完善对个体身份的构建,由此出现了“他人导向个体”和“后传统个体”两种个体身份认同的形式。前者更为重视外界信息对身份的影响,认为个体身份认同就是要符合外界的期待;后者则认为个体身份认同虽然会受到外界影响,但自己保有最终选择权。 【关键词】身份...

城市群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摘要】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世界发达经济体的主要空间形态,是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体形态。当前城市群发展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市群建设,切实补齐城市群发展体制机制短板,形成新时代区域经济增长强大动力源。 【关键词...

新时代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思考

【摘要】新时代加快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统揽全局、统筹安排、积极引导,需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同心协力,需要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培养树立契约精神,构建公平竞争机制,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国民经济 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社会治理

以“体验式治理”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摘要】体验式治理,即基于切身体验进行治理。体验式治理者亲身感知和体察社会生活实际,直面社会现实和社会治理的各种问题,洞察治理问题与治理变革之道。体验式治理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弊端,有助于提升治理者的实践智慧,从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 体验式治理 下沉干部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无论在文化...

社会政策要把握“力度”凸显“温度”

【摘要】社会政策要实现初衷和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三个重要环节,即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循环的过程,会受到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以及评估过程等方面影响,由此可能产生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影响社会政策的实际效果。对此,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握“力度”,兼顾“温度”,使社会政策符合预期。 ...

以“一体化”思维引领应急法治建设

【摘要】应急法治建设重在提升政府应急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民权益。我们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还要加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法治建设。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法治建设,应当坚持“一体化”思维,合理调整突发事件中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社会关系,从而打通各环节和要素之间联系和转化的障碍,有效提升政府应急治理能力。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法治 “一体化” 思维 【中图...

解决好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

【摘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切实解决好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当前,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表现在“头重脚轻”,具体表现在城乡社区区划格局及组织倒置。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组织再造,即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重建利益协调机制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新时代家庭伦理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的“免疫系统”。 【关键词】县域治理 基层自治 组...

智媒时代助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摘要】人工智能向媒体的主动驱策与深度融合,为现代媒体开启了一个向更广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智媒新时代。人工智能的加持,使媒体业态沿着动态化、融合化、智能化的路径不断嬗变跃迁。传统媒体凭借智媒正在实现着向纵深发展的全面突围。人工智能的全域介入推动媒体进行由融媒、智媒进而全媒、超媒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人工智能 智媒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党史党建

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的几个理论问题

【摘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党内法规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条例》和《备案规定》的制定和发布,对完善党内法规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内法规体系的构建涉及党内法规是否是法律、党内法规的道德性与法律性、党内法规的稳定性与变革性,以及党内法规体系与国家法律体系之间的...

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摘要】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有机统一,是全面系统的整体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型保障。制度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为此,要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领导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要...

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消除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线索,也是其哲学归旨的题中之义。马克思关于贫困问题的讨论一以贯之地存在于其思想图谱之中。透过马克思关于贫困思想的论述的棱镜,折射出的是致力于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论品格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旨归。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贫困问题的论述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在疫情大考中坚定“四个自信”

【摘要】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危机也是考验,通过这场考验,世界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面对未来,我们要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有勇气、有底气、有信心、有胆识地面对前行路上的任何挑战。 【关键词】疫情大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自信” 【中图分类号...

以“五大抓手”提升党性修养

【摘要】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之本。新时代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必须加强理论修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加强政治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加强纪律修养,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加强作风修养,祛除“四风”顽疾。 【关键词】新时代 党员干部 党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党性修养是指党员个体自觉将党的本...

专题调研

县域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治理的汤阴探索

【调研背景】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比较突出,在此情况下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县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 在转型发展和快速崛起过程中,汤阴县既享有了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又受到周边省会城市...

汤阴县域治理创新的关键点和突破口

【点评嘉宾】 魏 波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任伍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县域治理是其中的基础环节。面对发展地方经济的任务和转型期的复杂矛盾,在资源约束和区域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实现有效治理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汤阴通过一系列治理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创造了一个“智慧文化都,生态幸福城”,...

探索党建引领县域治理的有效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县域治理就必须首先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灵魂、总纲、牛鼻子。汤阴县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以强县富民为主线,以改革发展为动力,以城乡贯通为途径,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迈出新时代幸福汤阴美丽家园建设坚实步伐。 党建引领厚植...

舆情分析

透视热点事件中的“标签化”现象

【摘要】“标签化”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把孤立的事件进行“伪关联”,把特殊现象描绘成社会常态,把个别现象泛化到某个群体甚至行业,遮蔽了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形成思维定势,其结果会加深偏见,引发冲突。通过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声音,平衡报道与信息多元化呈现,扩大流动机会与加强扩展性接触,建立协商对话机制等方式,破解舆论“标签化”。 【关键词】“标签化” 圈层化 “污名...

县级融媒体中心发挥服务功能的价值取向

【摘要】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努力实现从只做媒体向既做媒体又做服务的转变。县级融媒体中心提供的服务应是全方位的。在对象上,应该多元化,既要服务于党委政府,也要服务于群众,还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在类别上,应提供政务、生活、促销等综合性服务,凡是当地县域内能产生的需求,都应努力设法予以满足。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 服务 技术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凸...

网络时代的舆论和意识形态问题

【摘要】信息、舆论和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又有所差别。舆论是人们对特定事件的态度、看法和情绪的集合,源于现实事件而成于信息传播。通过制造舆论形成社会压力,可以推动社会治理改革甚至促使其发生转向。意识形态能够预置人们观察世界和分析问题的立场、方法,左右人们对信息的认同或排斥,从而控制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演化。利用时间重置、用户画像、信息推送等技术,网络足以有效...

全媒体时代“硬”新闻如何“软”表达

【摘要】全媒体时代,“人人皆媒”。在移动互联网的助力下,智媒体已经成为常态,“硬”新闻拥有了“软”平台和环境。对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使“硬”新闻“软”表达,更好地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与价值认同。“硬”新闻“软”表达,可以将碎片信息集成化,吸收核心信息,使之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将信息传播技术化,营造真实场景,吸引读者注意力;创新产品开发思维,彰显人...

为北京冬奥会构建网络安全屏障

【摘要】网络与信息系统是北京冬奥会举办必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是北京冬奥会安保工作的重要环节。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在面临由自身重大活动属性带来的挑战的同时,还面临由网络与信息系统内在特质,运行维护人员与接入用户数量多、结构复杂,以及外部攻击行为等带来的多源风险。做好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工作,需要构建一体化指挥运行系统、智能化可视化网络安全风险分析平台;需要...

文化纵横

资本重构:国产影业发展新路向

【摘要】电影艺术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是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合力中完成的。如今,电影资本泡沫开始退潮,各路资本慌不择路地选择“离场”。迷局之下,中国电影产业只有挤出资本“泡沫”,通过内部治理调整资本结构,以内容生产为核心,拓展文化资本的附加值,建构电影良性经济资本池,促进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转化,增强产业自身造血能力,才能理性沉淀,并走...

后娱乐时代综艺节目的症候与突围

【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以及媒介、互联网的崛起,我国综艺类电视节目经历了游戏娱乐节目、益智类节目、真人秀节目等不同发展阶段,极大地满足了受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但是,不少综艺节目存在过度追求收视率、娱乐化的现象。随着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进入后娱乐时代,综艺节目呈现出从固有格局中突围的新态势,诸多卫视平台不再盲目于海外节目版权的“模式引进”,一批文化类综艺...

推动网络文学精品化发展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大大丰富了传统文学作品的叙述内容、传播方式,网络文学逐渐朝着泛娱乐化、全产业链化方向发展。然而,在新媒介传播与市场化语境下,网络文学的内容创作、产业发展模式发生异化,制约了其长远、健康发展。只有在追求网络文学商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注重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诉求、文化底蕴与审美价值,才能保证网络文学的精品化发展。 【关键词】...

网络文艺的人民性及其未来发展

【摘要】文艺的人民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网络文艺作为一种大众文艺,是文艺人民性得以呈现的天然土壤。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主义网络文艺应当做到发挥艺术个性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加强文艺创新与锻造文艺精品相结合、反映人民生活与激发社会正能量相结合、坚持行业自律与加强制度监管相结合。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艺 文艺的人民性 网络文...

中国书法“走出去”有何独特优势

【摘要】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相生相伴,是中国文化之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共通性,使其具有“走出去”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必将对世界文明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国书...

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三重路径

【摘要】文化认同既是多民族国家实现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多元文明交流中保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的必然要求。中华文化认同培育应着重从以下三重路径入手:强化历史记忆,巩固文化认同的认知与情感;加强利益保障,奠定文化认同的基础与前提;建设文化强国,增进文化认同的底气与信心。 【关键词】文化认同 文化软实力 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

读史札记

湮没在历史繁华深处的地摊风景

【摘要】地摊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商店没有出现之前,地摊、流动摊贩恐怕就是最古老最经典的商业形式。唐代时城内商业活动限于白天,夜间实行宵禁。宋代坊市制度被打破,商业出现一片繁华之象。宋代繁荣的商业与恤商政策有很大关系,恤商就是恤民,其中不仅包含了就业民生问题,而且促进了商业繁荣、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 地摊商贩 恤商政策 民生问题 【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