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首页 > 杂志 > 人民论坛 > 第2月上期 总第 584 期 2018年2月8日电子版上线
往期回顾: 查看
论坛特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新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发挥了巨大功效、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实现了创新发展,展现出新的生机活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特别策划

“大忽悠”:甄别与防范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文章作出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其中,官场“大忽悠”就是形式主义最典型的表现,也是危害极其严重的现象。所谓“忽悠”,来自于东北方言,指的是利用语言巧设陷阱引人“上勾”或上当,也指通过种种不正当方法让别人盲信甚至盲从。“忽悠”形式多样、影响深广,而官场“大忽悠”是“忽悠”的典型表现。根据人民...

公众如何看待官场中的“大忽悠”

【重要发现】 ●超九成受访者生活中遇到过“大忽悠”;“不干实事,但是特别会吹会拍”“嘴上功夫远远强于动手能力”“有一套缜密的忽悠话语体系,总能自圆其说”是公众认为官场中“大忽悠”的最主要特征。 ●下属、上级、群众是官场“大忽悠”的主要忽悠对象。 ●公众认为,“大忽悠”具有市场的原因是:“大忽悠”在自己的部门和单位“八面玲珑,深受领导赏识和喜爱”,“总能得...

官场“忽悠”的形式与类型

官场“忽悠”的实际情形千变万化、举不胜举,只重形式、热衷口号、走过场不求实效等官场“忽悠”形式,无不表现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倾向,长此以往,必然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影响。

谁在“忽悠”领导干部

当前,官场“大忽悠”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治风气问题,无论是领导干部的上级、同级或下级,还是干部身边的亲友、商人和专家学者,都或多或少存有逢迎的态度,最终导致官场“忽悠”成为一种传染病。治理官场“大忽悠”需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需要坦然面对各种批评意见。

什么样的官场“忽悠”最常见

“忽悠”是指利用种种办法让别人相信甚至盲从。官场“忽悠”既有“忽悠”群众的、“忽悠”媒体的,也有“忽悠”上下级的。当前我国官场最常见的“忽悠”方式是“数字忽悠”,最常见的“忽悠”途径是“会议忽悠”。“为政贵在行”,正风肃纪、守正笃实、久久为功、驰而不息,是治理官场“忽悠”文化的有效途径。

“大忽悠们”是可笑的低能者

“大忽悠们”缺乏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情感,没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扎实本领,最根本的是缺乏政治能力。要特别警惕“大忽悠”,不为“大忽悠”的种种劣迹买单。

官场“大忽悠”是怎样炼成的

官场“大忽悠”的不正之风,根源于扭曲的用人导向、扭曲的官场价值取向以及扭曲的政绩观。要根治官场“大忽悠”,需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培养官员的耻感文化,建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考核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官场“大忽悠”缘何产生

官场“大忽悠”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会给实际工作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甚至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影响政府公信力。治理官场“大忽悠”,需要慎重提拔任用干部、解决干部不作为问题、改革创新领导干部工作制度。

领导干部如何研修“发声”学

各级领导干部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极大影响,领导干部“发声”是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行为。为此,领导干部要研修“发声”学,特别是要始终做到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握政治方向、提高政治能力、表现政治担当。

“五管”齐下治理官场“大忽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正风肃纪反腐,净化政治生态,校正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全面从严治党的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官场“大忽悠”就是其中一种顽瘴痼疾和“官场病”。 习近平总...

清除官场“大忽悠”要抓住两个重点

官场“大忽悠”败坏党风政风、丧失诚信,辜负了党、国家和人民的信任,是歪风邪气。对此,必须要抓住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这两个重点,双拳出击、同时推进、永不止步,彻底清除官场“大忽悠”这一不正之风。

构建防治官场“大忽悠”长效机制

治理官场“大忽悠”,最为根本的着力点在于加强制度建设。要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党纪、政纪、法纪等教育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官场“忽悠”行为的问责和惩处力度,以保证治理官场“忽悠”现象的有效性。

破解官场“忽悠”要“破”“立”并举

官场“忽悠”现象顽固且表现多样,危害极大。党性丧失或薄弱是官场“忽悠”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破解官场“忽悠”现象,须做好“破”和“立”这两篇文章,关键在于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神,加强批评和自我批评,构建良好的党内政治文化,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热点述评

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苦的科学劳动

理论创新是一项艰苦的科学劳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理论创新,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主题,依据实践和历史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理论总结和提升,注重理论体系的结构层次、历史传承和内在逻辑,重视理论表达的中国话语、中国风格与文化底蕴。

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何内在联系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之间的关系是党的理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系,实质上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化与被转化的关系、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共同发挥作用。

不忘初心重在提升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进一步提升,党员的自我修养成为晋升合格党员的关键。因此,广大党员要强化意识、牢记誓言、持之以恒、恪守党性,不断完善自我修养。

深入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在新形势下的丰富和发展。

领导干部如何才能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领导干部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牢牢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关键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应从政治把握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责任担当能力、服务人民能力、服务大局能力、创新能力六个方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本领。

“互联网+”让干部教育培训灵活有效

在“互联网+”时代,干部教育培训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创新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有其自身特点,如强调政治性、突出实效性、注重能力性等。构建干部在线教育培训新模式,既要研究网络教学特征,又要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如此才能保证干部在线教育培训效果。

以干部教育创新推动党建科学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这将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到新高度。提升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积极、高效、廉洁的领导干部队伍,是我们实现党建科学化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围绕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要求,创新干部教育的途径,紧密结合干部任用、干部监督工作,提升干部教育实效。

社会治理

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理论品格

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其有着鲜明的理论品格,体现为对社会主义内在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牢固树立和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政治责任和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世易时移、改易更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苦干实干的奋斗精神。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的巨大成绩,明确指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将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之一,并对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精准扶贫也需从“供给侧”发力

现阶段,我国扶贫供给缺失现象较为明显,公共产品及财政供给不足、人才短缺、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制约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因此,我国应从扶贫供给端入手,大力发展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资金供给端,着力实现人才的多元化供给,并构建资源合理配置的服务供给端,切实解决扶贫供给侧问题,推动精准扶贫的有效落实。

精准扶贫必须可持续

当前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冲刺期,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善用大数据 做好扶贫工作

为加快各地贫困群众的脱贫步伐,各地重点推进了扶智工作和就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为了使资源的投入和运用更加精准,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多地探索开发了大数据扶贫模式,利用大数据平台将扶智工作与解决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相结合,提高了精准扶贫的效率,进一步推动扶贫工作任务的完成。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

目前,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存在贫困的代际传递现象,因此,政府推出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在给予贫困人群最低生活保障外,还给予一定的教育经费,帮助解决其子女上学问题。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贫困家庭子女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完善最低生活保障、转变教育观念等方式进行改善。

如何加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而民族地区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攻坚部分,对于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教育资金保障,壮大民族人才师资队伍,加强我国民族地区人才培养。

文化扶贫该怎么扶

文化扶贫是扶贫工作的先行者,是扶贫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探究文化扶贫的有效路径,可以为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理清思路。文化扶贫就是要消除落后的贫困文化,树立正确的精神理念;实现精准文化扶贫,保障文化项目服务满足需求;创新文化扶贫载体,构建文化扶贫良性循环机制。

财经聚焦

十九大后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

“民生”是价值基础,而“民本”则是价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正确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从外在目标向本质目标的转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一带一路”对汉代丝路的传承与超越

汉代“丝绸之路”的本质是一条亚欧贸易的经济通道,承载着东西方各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科技、人文、习俗、民族、宗教等全方位的交流,为东西方文化互通、民族迁徙和人心融合搭建了一条文明友善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演讲中的精辟总结,“一带一路”所体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才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才是我们...

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新图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很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人类才能把人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保持在安全限度内,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破局之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淮南市谢家集区作为以煤炭资源为核心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保险资金如何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大健康产业是当前党和国家着力发展的新型行业,当前保险资金服务大健康产业面临运用政策模糊、运用范围狭窄、运用模式过于集中等问题。对此,要加强行业研究,统筹各项要素;寻找优质资产,深化行业细分;加大营销力度,服务精准客户,以此推动保险资金更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为“三农”发展畅通金融血脉

新时期的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服务逐步开展,形成了覆盖面广、层次多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为我国“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产生了新的变化,对金融支农的要求更高,使得农村金融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老有所养”亟待金融支持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对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而言,迫切要求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健全运行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切实改善和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跨境电商监管如何更给力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跨境电商在数量和规模上日益庞大,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跨境电商监管效率偏低,应搭建多元化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监管精度,提高跨境电商监管效率。

党建研究

织密党建活动经费管理的“过滤网”

全党所有基层党组织编织出一张张党建活动经费管理的“小过滤网”,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张密织且覆盖到全党的“大过滤网”。各级党组织的党建活动经费来源,既可以来源于党费或奖励费,也可以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但无论来源于何方,这笔经费都姓公而不姓私,是党内一个重要的“钱袋子”,是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的公款。

党建活动要办好 经费管理须得法

党建活动经费是基层党建活动的基本保障,积极开展党建活动是保证党的基层永葆活力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的内涵和经费使用标准,划出经费使用严禁红线,列出典型问题负面清单,才能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保障基层党组织党建活动正常有序规范开展。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新时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具体可按照坚持政治功能定位、严格执行组织制度、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路径来推进。

为流动党员构筑精神家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党员在各行业、各地域间的流动也更加频繁。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加,流动范围不断扩大,流动频率持续加快,导致流动党员队伍呈现出分散性、不稳定性以及缺乏组织性等特点,难以发挥先进性。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地党组织联动,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共同构筑流动党员的精神家园。

基层党组织怎样强化政治功能

在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突出政治功能成为一项重要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的深刻内涵,牢牢坚持基层党组织服务属性与政治功能的双效并举,主动遵循激发组织活力与发挥党员作用的建设主线,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为战斗堡垒在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让更多的党建品牌“亮”起来

打造党建品牌,有利于推动党建工作开拓创新、改进党建工作方法、扩大党建工作社会影响。当前我国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亟需优化和培育。新时期党建品牌创建需要增强党建品牌意识、建好党建品牌队伍、找准党建品牌“痛点”、遵循党建品牌规律。

思想舆情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又要注重青年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各高校要营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厚氛围,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要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两步走”战略安排,为青年履行责任和使命指引方向。

校庆去“三浮” 华丽在深处

大学校庆之“浮华”表现在醉心于讲排场、搞攀比;校庆之“浮躁”表现在一些大学把校庆看作名利场;校庆之“浮浅”表现在只顾一味跟风。校庆要办成承前启后、开放办学的新契机;办成沟通内外、凝心聚力的新途径;办成合作共赢、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增强文化自信要从大学生做起

民族自强源于文化自觉与自信。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造成一些大学生文化自觉不足、文化自信缺失,高校要坚持主流文化导向、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校园文化、网络文化建设等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大学生也要强化自我教育,提升文化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用好“互联网+”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思想政治工作也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把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互联网技术真正融合起来,才能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新兴媒体如何传递正能量

新兴媒体要借助自身优势,优化资讯传播模式,客观展示社会百态,引导民众用理性的态度、正向的情绪参与舆论事件的讨论。要全面解析社会舆论焦点,宣扬正向公共精神,促使民众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要引导民众把握时代脉搏,强化双向交流互动,助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各方合力

高校德育场以马列主义政治理论教育为根本,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核心,以专业教育为途径,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合力”。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要通过全面、系统的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自觉把个人理想同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结合起来。

文化纵横

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十九大报告不仅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同时也呈现出中国故事的传播精髓。结合“新时代”语境,我们要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的新思维,把握定义新时代的新语汇,以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道德高地,与十九大确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方略保持一致。

文化自信的底气与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当代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大基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发扬光大革命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脊梁,繁荣当代先进文化是呵护文化自信的命脉。规避“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陷阱,捍卫意识形态安全,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崇高使命。

以党史文化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之和。目前,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史文化在党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全面发挥党史文化优势,充分挖掘并利用党史文化资源,自觉肩负引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使命。

新时代文化建设何以体现中国精神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不仅要不断凝聚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继往开来,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还要强化价值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人民群众的日常意识。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以先进思想进行自我完善,展现中国精神,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承担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传统文化滋养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就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历史传统、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性格特征等因素均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的智慧以及历史经验中的可贵品质注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使之更好地指导当下的具体实践。

文化软实力提升四策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做到有取舍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走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力培养文化创新创意人才,要进一步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的文化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其便捷性、互动性和实时性成为提升公众文化自信的强大助力。我们要借助新媒体的强大优势,着力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使全体人民在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抱有高度自信的基础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不断促进文化生产繁荣发展

文化生产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迈向世界的关键环节。在人类社会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要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内涵。促进文化生产繁荣发展,不仅要提升文化自觉、培养全局思维、制定战略规划,还要具备时代视野、坚持开放导向、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打造更多文化精品。

读史札记

明清官员如何应对环境危机

嘉靖到万历年间,是明代社会经济最为繁荣富庶的阶段。然而整个环境的问题,或者说是民生的问题,在这个时期也表现得最为严峻。环境的恶化,在河港水利的淤塞、水旱疫病的发生、山林植被的滥垦等方面,都有深刻的暴露。